- 第2节 实力的对比
-
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之后,虽然英国在总体实力上强于美国,但是影响战争最终结果的因素并非单纯的武力对比,还包括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以及军事战略战术等原因。
当时的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北美拥有13块殖民地,包括加拿大、佛罗里达地区以及西印度群岛。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英国攻取北美殖民地可谓易如反掌;其次,英国有九百万人口,还占据着当时“海上霸主”的地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阵容最庞大的商船队。反观总人数不足300万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他们中间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是黑奴,其余人所组成的民兵也尚未接受系统化的军事训练,只是一群缺乏纪律和秩序的“乌合之众”。
北美殖民地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处于劣势,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上也与英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当时的英国已经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而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尚未建立中央政府,如同一盘散沙,无法集中力量统一抗战。从经济角度来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为英国带来殷实的财富积累,而北美殖民地则面临着资金匮乏的窘境。
虽然英国在先天条件上占得先机,却未能取得独立战争最后的胜利。独立战争初期,北美殖民地各地通过组织民兵队伍,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掌握了优势。而英国殖民政府对当时形势估计不足,加之不适应北美殖民地地广人稀、草木茂盛、道路运输不便的作战环境,致使英国强大的骑兵无法骑行作战,武器装备也难以运送到位。特殊的作战环境为北美殖民地人民打运动战和游击战提供了便利条件,民兵们因此可以对借由河道深入内地的英军给以迎头痛击。
正规军出师不利,后备军补给不足,使得英军进退维谷。由于英法七年战争让英国负债累累,加之政府高级官员贪污腐败造成军费不足,英国的扩军计划几乎破产。为了扩充兵力,英国政府甚至用犯人当做士兵,并雇佣来自德意志小邦的黑森军队。独立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本土的增援部队直到1776年6月才开始陆续抵达北美大陆。
在这场战争中,北美殖民地从道义上讲也占据了主动,如托马斯•潘恩在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的《北美的危机》文章中写道:“一个曾经殚精竭虑,想要找到任何妥善办法,数次寻求避免战争之灾难的民族,万能的上帝不会任凭他们惨遭武器的洗劫,我没有那么多异教徒的思想,但是还不至于会认为上帝会对这个世界袖手旁观,放弃对它的主宰,将美利坚的人交到魔鬼手中。既然我并没有以上的种种想法,我也就看不出不列颠王国会以什么理由来要求上天来惩罚我们,比如一个声名狼藉的凶手、一个拦路抢劫的罪犯或者破门而入的强盗,他们都会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当时英王由于干预议会决策引起反对派的抨击,北美的革命也因此获得了以新型的工业资产阶级为首的反对派的同情。除此之外,英国和北美的激进势力结为同盟,使得英国不得不分散军力来镇压国内的反动势力。
除了英国国内力量的支援,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的强势加入,也极大增强了北美殖民地大陆军的实力。1775年11月29日,由本杰明•富兰克林负责的“秘密通讯委员会”建立。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并派出了第一位外交代表阿瑟•李。由于富兰克林灵活的外交手腕,美国独立战争争取到了国际舆论的同情。
1778年2月,法美联盟正式建立。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又对北美大陆军进行了海军和陆军的支援。之后西班牙、荷兰也加入到战争之中,并建立了以俄国为首的“武装中立联盟”。上述三国军队在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等海域与英国海军作战,这对北美独立革命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