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汉武帝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一个很平常的下午。
  
  有伙十四五岁的少年正在路边玩耍打闹,忽见远处尘土飞扬,开过来一支大部队。少年们停止嬉闹,怔怔地站到路旁,盯着部队由远至近,齐刷刷开到跟前。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部队前面那高头大马上的年轻军官,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高大英俊,威风凛凛,一脸的坚毅沉着。年轻军官不可能在乎路边的少年,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带领部队朝西北方向开去。
  
  西天残阳如血。
  
  残阳下面是河东平阳县城,亦即今天的山西临汾市。少年们无意于部队的去向,继续刚才的嬉闹追打。只有一位面俊肤白的美少年还站在原地不动,痴痴地望着部队走进残阳里,走进洞开的平阳城门。美少年想,那年轻军官好威武,好气派,自己若能随其左右,给他牵牵马绳,扛扛枪戟,这辈子也就值了。
  
  美少年名叫霍光,就是平阳当地人。父亲霍仲孺,在平阳县政府做小公务员,虽无实职,更无实权,基本工资还能保障,勉强可养家糊口。要说这霍干部,其实起步并不低,二十年前就曾离开平阳,跑到京城长安,在平阳侯府里谋了个美差。侯爷是皇帝亲信,霍仲孺若在侯府里干出点名堂,侯爷帮着到皇帝老子面前说句好话,可能多少会有些出息。偏偏侯府有位名叫卫媪的侍女,养了两儿三女,三女都是国色天香,大女儿已嫁,小女儿还小,只二女儿卫少儿正当青春年少,待字闺中。出于工作关系,霍仲孺难免要与卫媪打交道,不时能碰见卫少儿,心下起意,将人家勾引上床,把肚子搞大,产下一个私生子。初为人父,霍仲孺倒也欢喜,节衣缩食,筹备下些银两,准备将卫少儿娶回屋,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想痴心汉遇上无情女,水性杨花的卫少儿嫌霍仲孺寒酸,竟移情别恋,好上一陈姓英俊美男。霍仲孺跟卫少儿本是露水夫妻,既无父母之命,也无媒妁之言,更没到民政部门办过结婚证什么的,卫少儿要上人家的床,也拿她没法。只是再在平阳侯府里待着,天天看着卫少儿与陈美男出双入对,霍仲孺心里不是滋味,干脆卷上铺盖,离开京都,回了老家平阳。在京城平阳侯府当差时,平阳官场中人常去侯府走动,霍仲孺与他们有过接触,于是走门子,托关系,进平阳县政府做了公务员,随后娶妻成家,生下霍光。
  
  男人德行,跟外面女人尤其是出色女人上过床,不拿来挂在嘴边,实在是件难受的事。不过那是在别人面前,当着亲生儿子,霍仲孺还不怎么好吹嘘自己的风流韵事。霍光也就无从得知,老爸曾在平阳侯府勾引美女卫少儿,给自己生下个哥哥。何况其时霍光跟其他少年一样,浑浑噩噩,不谙世事,只知到处疯癫,跟同龄伙伴玩乐胡闹,哪搞得懂父亲的艳史?最多在风流老爸的棍棒下认几个字,哼几句诗呀赋呀什么的。
  
  这天霍光又与以往一样,在城外挨到天快黑,才懒洋洋跟伙伴们回城,往家里走。刚好霍仲孺下班回来,一见霍光满身尘灰,就知他没动功课,要他站到屋檐下,背诵早上布置给他的诗文。霍光在外玩了一整天,哪背得出来?结巴了几声,便闭住嘴巴,准备挨罚。霍仲孺顿时就来了气,拿过门后的扫帚,往他头上舞过去。霍光本能地抱住脑袋,身一矮蹲到地上,好让双手代为受过。
  
  在地上蹲上好一阵,那扫帚也没落下来。霍光备觉诧异,不相信老爸会手下留情,放过自己。回头偷眼一瞧,扫帚已到了另一个人手上。原来正在霍光脑袋就要遭殃时,门外进来一个人,顺手将霍仲孺手上的扫帚捞将过去,让霍光躲过一劫。霍光对客人有些印象,那是河东太守管家,近段时间随太守到家里来过两回。太守是河东最高长官,比老爸顶头上司县太爷还大,可不知何因,在老爸面前就客客气气的,好像老爸是他的领导。
  
  霍光这里拿眼打量着太守管家,管家已扔掉扫帚,要过霍仲孺耳朵,轻声说了几句什么。说得霍仲孺眉动色舞,点头频频,嘴上一连吐出数声好。待管家将嘴边耳朵还给霍仲孺后,霍仲孺已是满面阳光,喜气洋洋,仿佛皇上下了诏书,就要征他进京去做大官似的。他伸过一条腿,在霍光屁股上踢两下,兴奋地说:“小子快起来,带你见一个人去。”
  
  尾随父亲和太守管家出得家门,穿街过巷,来到一处敞亮地带,抬眼望去,不远处是门阔墙高的一处豪宅。豪宅周围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宅门有好几位卫兵把守,长戟于手,金枪在握,煞是威严。霍光不是没来过这里,平时可清静得多,哪有这么多卫兵守卫?看来一定来了什么重要人物。
  
  走近宅门,只见门额上高悬着平阳侯国传舍匾牌。这平阳侯国传舍,说穿了就是平阳侯私家宾馆。平阳侯常年待在京都长安,只偶尔回侯国来视察调研,才在自家传舍里住上一住,平时传舍就交给地方领导河东太守他们代管。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进得去的,只有皇亲国戚到了平阳,才会由太守出面,迎入传舍,享受享受侯爷待遇。
  
  卫兵认识太守管家,自然不会阻拦,施过礼,放他们进门。门里院阔庭深,亭高廊曲,依然岗哨密布,警备森森。三人七弯八拐,来到一处朱漆大门前,早有侍者开门迎住,前头带路,先绕出正厅,再穿过甬路,步入后堂。堂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位年轻军官,有位年长长官叨陪在侧。管家快趋数步,来到两人前,先给年轻军官行过礼,才对长官说道:“太守大人,人已请到。”


  
  太守点点头,对年轻军官说:“将军大人,您看谁来了?”
  
  年轻军官早已看见霍仲孺父子,太守话没落音,他就腾的一声,竖起身,抬步向前,朝两位奔过来。
  
  紧抓老爸衣襟的霍光第一次来到这么神秘的地方,心里不免有些发怵。又觉好奇,忍不住东张张,西望望。还没张够望足,一个高大的身影拦住视线。霍光仰起头来,心下一乐,这不就是傍晚见过的高头大马上的年轻军官吗?怎么到了这个地方呢?
  
  正在霍光迷惑之际,年轻军官已扑通跪到地上,抱住霍仲孺双腿,沙哑着嗓眼,大叫一声父亲。霍仲孺弯腰搂住年轻军官,已是老泪纵横,语不成声。霍光越发不懂了,这年轻军官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管自己老爸叫父亲?
  
  容不得霍光多想,霍仲孺拽他一把,指着年轻军官说道:“快叫哥!”
  
  霍光张张嘴巴,却出不得声。这是哪来的哥哥?怎么从没听老爸说起过?见霍光没有动静,霍仲孺又在他肩上拍一掌,低声吼道:“怎么哑巴了?这是你哥霍去病呀!”
  
  霍去病三个字可不寻常,不仅当朝家喻户晓,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人们听来还觉如雷贯耳。汉武帝时期,北方匈奴不断南下犯边,骚扰内地,霍去病从十八岁开始,前后六次出征匈奴,大败敌军,有效控制河西地区,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彻底解除了匈奴对西汉政权的威胁。因战功赫赫,霍去病官位和军职步步高升,从侍中到骠姚校尉,再到骠骑将军,成为与卫青齐名的汉代大功臣和汉武帝的保护神。
  
  说起这个卫青,可是大有来历。前面介绍过,平阳侯府有个名叫卫媪的侍女,养了两儿三女,卫青就是卫媪的小儿。卫媪这个名字可能系史家所取,她本人姓啥,不得而知,估计是她嫁给卫氏为妻,被顺便冠之以卫。卫媪丈夫早死,她耐不住寂寞,与平阳侯家僮郑季勾搭成奸,生下一个私生子,名曰郑青。郑季早有妻室,没法再娶卫媪,卫媪一双手养四个儿女,有些力不从心,只好将郑青扔给郑季。郑季儿女成群,还要这个野崽何用?只是出自于己,只好暂且收留,让他挑水打柴,割草放羊,当免费童工使唤。郑家其他儿女也不把郑青当人看待,拳打脚踢是常事。在郑家的虐待和打压中,郑青偷生苟活,粗粗成人,因不愿再受奴役,离开郑家,回头去找母亲。卫媪没法,只得求助平阳公主,麻烦她给儿子安排个事做,有没有工钱无所谓,给口饭吃就行。公主见郑青高大魁伟,英俊帅气,倒也喜欢,收作骑奴,每每乘车外出,就让他骑马相随,保驾护航。还教郑青断文识字,郑青天生聪颖,一点即通,渐渐有了些文化,竟试着读起兵书来,对带兵打仗产生了浓厚兴趣。又想起在郑家的那些非人日子,再顶个郑字在头上,没啥意思,干脆改为卫姓,叫做卫青。从此人们只知史上有个卫青,不知还有个郑青。
  
  再说卫青三个姐姐,大姐二姐已经嫁人,三姐卫子夫也出落得水仙般漂亮,以歌女身份征召入宫,得到武帝宠爱,封为夫人。后卫子夫所生儿子刘据做上太子,母以子贵,卫子夫也步步高升,荣登皇后宝座。三姐做上皇帝老婆,卫青就是皇帝小舅子,也跟着沾光,先后被任命为建章监侍中和太中大夫。卫青从小寄人篱下,阅尽人间冷暖,深谙人情世故,加上知书达理,聪明能干,武帝很看重他,又封他为车骑将军,不离左右,做自己的高级保镖。后匈奴犯边,国家急需人才,武帝又把兵权交给卫青,让他带兵抗击匈奴。卫青脑袋好使,运气也不错,七次出战,次次大胜而归,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受封为大将军,成为武帝朝最为显贵的人物。
  
  可以想见,三姨做上皇后,舅舅做上将军,外甥霍去病还会闲着?三姨舅舅到武帝面前一说,武帝也看好这个外甥,任命霍去病为侍中。偏偏霍去病喜欢骑马射箭,卫青征讨匈奴时就带在身边,安排他做骠姚校尉,将骑兵交给他,任他去冲锋陷阵。霍去病年少气盛,领着赳赳骑兵,多次深入敌营,英勇杀敌,立下大功,年纪轻轻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在战争中渐渐成长为成熟的军事将领,后又有战事,武帝又授他为骠骑将军,几次独自带兵出击匈奴,保家卫国,终成千古名将。

  
  舅舅能征,外甥善战,舅甥同为当朝大功臣,这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的促成,恐怕也与舅甥两人素质好智商高不无关系。为啥卫、霍那么有素质有智商?有个重要原因都被史家忽略了,就是舅甥俩都为私生子。私生子健康聪明,这可是被现代科学证实了的,勿容怀疑。宋代以降,直至清末,国人为什么老被外族和外国人欺侮,弄得国破家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高素质的私生子挺身而出,带兵打仗,救国救民。宋代尤其是南宋以来,国人喜欢搞假道学那一套,叫嚷什么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女人当贞女,做节妇,从一而终,甚至把女人双脚裹起来,天天禁锢在家里。男人没了人欲,女人要守贞持节,即使不愿守贞持节,小脚一双,也没法爬窗翻墙,又哪生得出健康聪明的私生子?没有私生子带兵打仗,抗击侵略者,吾国吾民还不只有等着挨揍遭殃!
  
  这是玩笑。私生子固然聪明,非私生子也有不傻的,比如霍光。这日霍光认过霍去病这个同父异母哥哥,兴奋不已,缠着要跟他到边疆去打匈奴。霍去病抚着霍光脑袋,笑道:“你这么点年纪,怎么去打匈奴呀?还是在家里好好替我陪着老爸吧。”又让弟弟给太守行过礼,说:“你和老爸就是太守大人费大劲,帮我找到的。刚才我已跟他说好,我准备留点钱给你和老爸,在平阳购些田地家产,他会给你们提供方便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