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和严嵩扯上关系的“名胡同”
-
在北京的胡同中,有许多和名人有关系,比如粉子胡同是因为珍妃、瑾妃而出名,砖塔胡同是因为一座埋葬着高僧的青砖古塔而得名,还有那么几条胡同,是因为和奸臣佞子严嵩扯上关系而出的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都是哪些胡同。
早年时,严嵩家境贫寒,但他还算勤勉,为了改变命运而天天发奋读书,终于学得了满腹经纶,他便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走上仕途,享受富贵生活。为了这一天能早日来到,严嵩便早早地做好了准备。
一日,嘉靖帝微服出访,街市上的一个算命先生和他撞了个满怀。嘉靖身边的侍卫正要发火,没想到这算命先生倒先开了口。嘉靖见这个算命先生尽管是一副落魄模样,但相貌堂堂、举止不俗,料想必是有才之人。于是,嘉靖便让其给自己看相,其实是为了试探他,看看他有无才学。
严嵩见此人谈吐气质均不同于常人,且衣着华贵,面庞丰隆,便料定此人是自己的“贵人”,因此极力阿谀奉承,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天文地理,无所不说。听完这一席话之后,嘉靖对这个算命先生刮目相看,并且还开始有些信任他了。
既然眼前这个算命先生如此有才华,嘉靖干脆就把严嵩带回宫中,留在身边,他要好好培养这个算命先生。而严嵩本来就聪明灵敏,很多事情一学就会,因此便获得了嘉靖的宠信,最终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可这个严嵩却是一个有才无德之人。他大权在手时不仅处处以权欺人,陷害忠良,而且还大肆排除异己,最后竟然给自己准备了黄袍,做了黄袍加身、登基做帝的美梦,他还效仿皇宫,在自己的府邸里修建了一座宫殿。
严嵩这些胆大妄为、以下犯上的举动终于传到了嘉靖帝的耳朵里。嘉靖一怒之下,削去了他的官职还抄了他的家,可是嘉靖曾说过永远不会杀掉他,因此刑部只好把他赶上大街,并派了几名差官看押着他,就让他身披相服,头戴相冠,端着御赐的银碗沿街乞讨。这一路上围观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唾骂他的,乞讨了大半天,也没有人给严嵩一口吃的。
一连三天过去了,严嵩又饥饿又羞愧,便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哪怕自生自灭也好。这时,他看见方中巷往西一拐有个小胡同,便想进去先躲几天。他抬脚刚一进去,身上的紫袍就掉了下来。官差捡起后重新给他披在身上,可刚给他披上,那紫袍又掉落了。官差只得捡了一次又一次,有个孩童见了就说:“看他们一路小跑的样子真好笑。”于是这里的胡同便被人称为“一跑胡同”了,因为这事和官袍有关,因此也叫“衣袍胡同”。
离衣袍胡同不远便是“官帽胡同”了,因为严嵩走到了这里,那头上的官帽便被一阵风吹掉了。不过那官帽并没有落在地上,而是被风越吹越高,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在“官帽胡同”的下一条小胡同,便是“银碗胡同”了。为什么叫银碗胡同呢?因为严嵩走到这里已经筋疲力尽了,官差一见他这个样子,便说帮他端着银碗。这银碗是严嵩身上仅有的一件值钱家伙了,严嵩当然不肯教给官差拿着。可是不知怎么的,那银碗像长了腿似的,从严嵩手里跳起来,咕噜噜地一直滚落出去,严嵩趴在地上找啊找,也没见到这银碗的踪影。“银碗胡同”就是严嵩掉了银碗的地方。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