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节 为避“恩宠”而死的美男子
-
他出身名门、风度翩翩,不仅诗书满腹而且相貌英武。不过这些并不是这位贵公子出名的原因。真正使他流传后世的原因是,他曾因自己的出众相貌而博得慈禧的爱慕,更为了躲避这“恩宠”而选择了自我了断。这人便是那日苏贝勒——僧格林沁亲王的孙子、伯颜那莫古的长子。
那日苏是如何成为晚清宫廷的风流人物的呢?这话还要从光清十四年(1888)正月十四日,慈禧出宫看花灯的那天说起。
那天清早,慈禧坐在马车里,准备先去颐和园过万寿节,然后再去看花灯。这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到西直门的时候,附近传来了一阵爆竹声,那日苏贝勒的枣红儿马受了惊吓,立时狂奔起来,前冲后撞。大家惊呼“保护好太后”,那日苏费了好大力气终于制服了这烈马,但也闯下了大祸。冲撞到慈禧的銮驾,这罪过可不小。
当时,那日苏是一等侍卫,颇受朝廷器重。在闯下祸之后,他心想,即便是太后跟皇上不降罪,自己的仕途也必定是黯淡一片了。他跪在地上,连连叩首说:“奴才该死,请太后开恩!”
慈禧让太监掀开轿帘,怒容满面地说:“前方下跪何人?抬起头来说话。”
那日苏只得战战兢兢地将脸抬起来。慈禧太后平生最喜欢相貌出众的人,她见那日苏仪表不凡,不由得喜欢上了,在听说是一等侍卫那日苏贝勒后,便说:“若你今天是无意冲撞,我就免了你的罪过,不过你要走在我的轿辇前面,免得再有烈马冲撞。”
大家一听太后开恩,便纷纷说:“你还不快谢恩。”那日苏心底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幸而这一天再无风波发生,慈禧在宴饮之后便要早早休息。那日苏回到侍卫营正要谢天谢地谢菩萨,这时却听一位太监传旨,说慈禧太后宣那日苏贝勒即刻进宫。
那日苏听完顿时吓得面无血色,心想一定是太后要治罪于我。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他不得不入宫觐见。那日苏贝勒只得跟随着传旨太监来到排云殿门口,之后便由一位宫女引领着进入内殿。惶恐不安的那日苏一见端坐在内殿的慈禧太后,忙叩头谢罪。慈禧则笑着将那日苏扶起来。一阵浓情暖语温存之后,两人便成了云雨之好。
在这之后,慈禧便隔三差五地召那日苏进宫,时间一长,那日苏的父亲便看出了些许端倪,再说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慈禧与那日苏之间的暧昧关系很快成为宫中私下议论的话题。
那日苏的父亲在确定那日苏犯下这等滔天大错后,便痛心疾首地说:“假如这等丑事泄露出去,太后必定会为了保全颜面而诛杀九族,到时不要说这富贵荣华,就连一家老小的性命都不能保全。”
这个道理那日苏也不是不懂,但他也没有办法,为了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那日苏在同父亲商议之后,决定牺牲自己,希望以此能保护家人。
某天那日苏随同父亲来到光绪处,说清明将近,希望回老家修葺祖坟,光绪心说,这是奉行孝道的好事啊,自然就应允了。待离开京城,那日苏便依照计划行事,采取了吞金自杀的方法。
那日苏死后,其父连夜上书皇帝,说那日苏染上风寒,暴病身亡。慈禧得知之后心下十分狐疑,便派心腹去那日苏家吊唁,表面上是吊唁,其实是去验尸。可是这些心腹回来说,那日苏确实死了,想来那日苏是难得的青年才俊,慈禧也着实觉得可惜,但更多的还是气恼。可是再怎么舍不得,这个人也已经不在了,慈禧便只得作罢。
那日苏的葬礼办得十分风光,可这对于死人还有什么用呢?据说每到清明前后,他的陵寝上都会落下一两只黄鹂鸟,似乎在控诉陵墓主人满腹的痛苦和对家人的思念。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