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日本沉默
-
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美军登陆之后,男人全部杀掉,女人全部强奸。”
战争还没结束,日本国内就已经流言四起,天皇俯首投降的宣告顿时让整个国家陷入沉默,政府被迫低头接受“放弃战争和军备”的宪法条款,并允许美国军队进驻日本。国民万念俱灰,在痛苦与恐惧中等待命运的安排,没有人知道胜利者将如何处置这个战败之国。1945年8月28日,第一批盟军登陆横滨,两天之后,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乘机抵达日本,正式执行“美国单独占领和管制日本”政策。
这一幕与1853年7月的“黑船事件”何其相似?日本再次沦为美国的附庸。将近一个世纪的发愤图强,经此一战,日本又回到原点,依然没有摆脱被人主宰、操控的宿命,对于战前那些企图称霸世界的自狂者而言,这是多么残酷的打击!不过,饱经战火摧残的普通百姓或许不会这样想,战败意味着解脱,面对百废待兴的残局,美国人如果能像92年前那样使日本焕发生机,也并非坏事。
战乱之后的日本疮痍满目,哀伤遍野。街上到处都是家破人亡的流浪儿童和复员军人,屋檐下花枝招展的妓女们正忙着向美国大兵献媚,《红苹果之歌》不时从窗口飘出来,这是那个年代寄托着苦难者向往自由与希望的心灵之声。政府虽然给百姓配给玉米和豆饼作为主食,但粮食短缺依然严重,黑市物价横飞,商业凋敝,民生艰难。当时日本工业生产能力只有1941年的1/7,失业、半失业人口约占全部劳动力1/5,批发物价暴涨,食品猛涨249.5倍,纺织品飙升371.1倍,1/7的国民处于极度饥饿状态。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曾在报告中写道:“到1945年8月,日本的战争经济已经破产。”到1946年,日本工矿业指数仅为战前的3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一半,麦克阿瑟不无骄傲的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沦为第四流的国家,再也不可能东山再起、成为世界强国了。”
到1950年东京依然凋敝
但是,日本人绝不认同这位外来新统治者的观点。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的大阪市已形同废墟,躲过密集轰炸的早川电机总公司劫后余生,一株幸存的樱花躲在墙角娇艳绽放。蓦然回首,52岁的早川德次已年过半百,这是他平生第二次面临生死难关,1923年关东大地震,他的房产和工厂都化为灰烬,妻儿和200多名员工不幸遇难,早川德次痛不欲生。第二年,他白手重来,创建早川金属工业研究所,开始研发收音机,两年之后,“夏普•达因”收音机问世,早川德次在东京开设事务所。值得记录的是,1927年12月30日,日本由浅草至上野的银座线终于开通,这是亚洲第一条地铁,创建者正是早川德次,自1914年在伦敦体验地铁的魅力之后就决心将其引入东京,他也因此被誉为日本“地铁之父”。
此后十多年中,早川金属工业研究所迎来难得的高速成长期,1942年,公司更名为早川电机工业株式会社,开始生产航空无线机。1944年,这家公司被指定纳入军需生产,卷入战争漩涡,早川德次再次陷入绝望,以至于每当警报响起众人狂奔至防空洞避难时,他却坚持留在工厂,还泰然自若的说:“该被炸的时候怎么都躲不开,该到死的时候同样也逃不掉!”。有一次,一枚30多厘米长的六角形炸弹就落在他眼前,幸好是一枚哑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每次看到滚滚浓烟与熊熊烈火,他都会想起21年前那场地震与火灾,想起故去的亲人,两行清泪不由得顺脸颊而下。
这还不是早川德次最艰难的时刻。战争刚结束,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就发来命令,说早川电机的航空无线机是兵器,必须全部销毁,如果官方检查不能通过,工厂将立即解散。早川德次默然不语,这些产品既可用于交通机关,也能装在渔船上成为反探测装置,只是普通的通信机械,他心有不甘又无法反抗,只好将航空无线机上有用的零件拆卸下来,并集中分拆与兵器相关的产品,所有文件资料全部焚烧。看样子,工厂只能重新生产收音机了。
检查结束的第二天,早川德次就召集干部开营业会议,提出免费为百姓修理收音机的建议。当时许多家庭的收音机在战火中损坏,再也无法通过电波里的音乐和新闻来愈合战乱的伤痕,早川德次认为,修理收音机无需太多零配件,只要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就值得去做。停战一周之后,“免费修理收音机”的公告就刊登在报纸上,第二天,公司门口就挤满怀揣残损收音机的顾客,一连三个星期都是如此,门庭若市。
……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