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酒杯里的中国:解读中国式酒场规则 > 第 5 章 参加酒场必须进行必要的形象设计
第2节 第二章

  
  其次,注重包装仪容仪表的外在形象
  
  人的外在形象很重要,长得帅长得漂亮自然招人喜欢,但帅与漂亮是爹妈给的,自己做不了主。穿衣得体装饰得体,同样能给外人留下好感,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在这个环节,我就很沾光,因为大肚便便脸露佛像,无论熟人还是生人,都会认为我憨厚实在,至少对我没抵触情绪。如此一来,我在酒场上多说句少说句,说得到位不到位,也就没人与我计较。假如我玩另类造型,留个板寸或长发披肩,同样的我,就可能会引起别人反感,至少是先天性的不待见。人家嘴上不会评论什么,肚子里肯定咕嘟不太舒服的感觉,没准把态度落实在酒杯中,寻找理由多灌我几杯。泛泛地想想,外在形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着装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至少保证整洁得体。按照酒场礼仪,不同场合对着装有不同的要求。一些正式场合,比如接待上级领导或参加商务酒会,应当西装革履地入场,显得对场合以及参加场合的人尊敬和重视。即便没有西装革履,也要穿正装,杜绝奇装异服扰乱正式场合。一些非正式场合,比如同学聚会老乡见面喝闲酒,都是熟头熟面的,便没那么多讲究,按照自己的习惯穿衣戴帽就成,真穿了件奇装异服,非但扰乱不了场合,还会因服装奇异,成为场上的笑谈,拉动酒场的热闹指数。不管参加什么场合穿什么装,有一点必须做到,那就是保持衣服的整洁干净,切忌穿油渍汗渍带污染的衣服。


  
  二是注意个人卫生,洗脸洗手剪指甲。这简直是芝麻绿豆的小问题,甚至不值一提,多数人都能做到。可是,做不到的话,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问题。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假如人家与你谈食品生意,见你如此不卫生,肯定要中止谈判。又如,单位领导准备派你负责接待事务,或者让你当内部宾馆负责人,如此脏兮兮地参加酒场,哪怕只一次,被领导发现后也会坏你的好事。改变这种状况很容易,平时你可以马马虎虎,但去酒场前临时讲讲卫生,外人看不出你平时的模样。况且,注意卫生,也是对外人的尊重。
  
  三是头发梳理整齐,别给人不修边幅的印象。有的人整天顶着一头乱发,显得没精打采很落魄,又好像没睡醒或刚睡醒。也许自己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很有范儿,但这种形象,容易让外人误解。由凌乱的头发,推论你内心出现了问题,不是怀疑你,就是小瞧你。因一发不收拾,而引出不良反应,无论怎么说都太不值。再说啦,解决头发问题,也不是什么大工程,只是讲卫生树形象的最低标准。光让人反感还算其次,若又引出连锁反应,影响了你的工作和生意,那绝对得不偿失。因而我要说,树立形象,从头开始。
  
  四是慎用香水,以免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嗅觉。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香气缭绕,倒也有情可原,因为女人爱美是天性。可有些男人也有香水情结,不但爱闻香水味,说什么闻香识女人,甚至他们自己也离不开香水。如果抹点上档次或淡雅的香水也罢,有些男人或女人不分好坏,只要是香水就往身上喷,弄得酒场和周边都是劣质香水味,根本香不起来。无论平时怎么抹,临去酒场前切忌浓妆喷香。难闻好闻靠后站,关键香味会影响嗅觉,酒场上只有香水味,缺乏自然又特色的酒菜味,难免会影响喝酒人的情绪。
  
  五是男人忌故意显摆,女人宜淡妆出场。酒场是人们近距离交流的集散地,有些场合很礼仪很公关,因而,参加者的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弄不好甚至影响礼仪或公关的进程。穿戴务必低调得体,让人视觉舒服。女人的穿戴,要与场合般配。男人穿得朴素些可以理解,切忌脖子上很张扬地挂串粗壮的金链条,手上戴枚金手指,进口原版昂贵的西装,却配双老头鞋,腰带上的鳄鱼头,恨不得把场上人吃光。这种典型暴发户的打扮,肯定惹来大量的非议腹骂。即使弟兄朋友们喝闲酒,互相都不见外,也不能以暴发户的面目出场。赶上亲近的弟兄们喝高了,没准揍你个满脸开花满地找牙。
  
  再次,亮相要亮出给人好感的风度
  
  风度的落脚点是好感,你可以缺少点风度,但必须给人好感。有的人自以为很有风度,但这种风度属于技术型的,别人看着你反感,风度便归零,还去哪找风度?反过来讲,如果给人好感,即使长相穿戴差些,肯定具备风度。参加酒场要讲风度,更要讲好感,用风度给人好感,同时又在好感中展示风度,这才是最完美的结合。
  
  一是表情要谦和大方。无论参加公场还是私场,是正规场合还是喝闲酒,都应努力平和心态平和表情,恰如其分地展示礼节。如果表现得文质彬彬有难度,至少表情谦和大方,面目慈祥友好,一副与人为善的样子,让外人瞅着顺眼,生发天然的好感,从而能尽快互相熟悉并交流。表情属于细节,切忌自以为是,端着架子吊着京剧脸,拿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姿态,俯视到场的人。即使有的人具备这种张扬的资格,也要学着处下,这样或许会更令人尊重。有的人本来啥也不是,又没多大能耐,却装出啥都懂的脸谱,企图唬取别人的尊重和高看几眼,其实半点用都没有。

  
  二是热情主动打招呼。有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属于见面熟,只要在酒场上与人相见,就能很快进入社交状态,嘘寒问暖,主动打招呼套近乎。这种热情奔放的人,往往很快就能取得场上人的好感,同时打成一片,成为酒场的中心和焦点。热情主动打招呼,是参加酒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做起来并不难,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酒场肯定能经营出热闹融洽的局面。然而有些人,羞于做这些简单动作,非要等别人热情他才热情,非要人家先打招呼他才招呼。如果没人热情主动打招呼,他也不热情主动打招呼,出场亮相显得很被动。不就是主动打招呼吗?小不了你。或许就因多打几个招呼,没准场上最热情周到的人,就非你莫属了。
  
  三是认真听取组织者介绍情况。组织者或东道主安排某个酒场,应当提前告知主题和参加人员,使参加者有所准备。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参加者并不知道酒场主题,也不清楚都有谁参加。这时,你可以提前问问,为的是掌握相关情况,但有时也不可以多问,特别是在不明白真实情况的时候,你到场后,要先听取组织者的介绍,明白酒场主题,清楚都有谁参加,然后再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场上的位置,喝对应的酒,说对应的话。当组织者介绍到某人时,要显出认真尊重的样子,点头示意并问好。此时,最忌讳一心多用,瞧着这人和那人说话。否则,会让人产生成见,懒得在酒场上与你交流。
  
  四是自我介绍要适时。这个环节有时候是必须,有时候纯粹是多余。必须要自我介绍指的是,你不自我介绍没人认识你,或者认识你,却不知你老哥贵姓,更不知你是干啥的,也就无法介绍你。自我介绍的好处,在于知道介绍得轻重深浅,同时展示个人风采,又为酒场消除暂时的尴尬,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参加酒场,你和场上人彼此都有点印象,只因其中少数人陌生,还得煞有介事地介绍一番。组织者为图省事,下放介绍权成了自我介绍,知道多余,还得认真地自我介绍。
  
  五是尽量记住对方的姓名。酒场上最难为情的事情就是,对方提议敬你酒,也知道你姓甚名谁,把你叫得自然又亲切,偏偏你忘记对方的姓名。想问人家贵姓,却难为情,于是大胆地蒙个姓氏,却因说错弄得俩人都不好意思。假如你同来的人记性好,记住对方的姓名,及时地善意提醒并插科打诨,算是救了场。否则的话,对方涵养高笑过完事,若为人刻薄,没准遭到对方的贬损,那怨不得别人,谁让你不长记性。当然了,有的人并非故意说错,追根究底是记性有问题,但酒场不相信记忆好不好。如果实在记不住对方姓名,也可根据对方的长相特色,强行记下王局长、刘经理、张老师、马总等,姓氏没有张冠李戴,也能说得过去。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