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预见•幸福上篇
-
每一家咖啡馆儿,总会有那么一杯招牌咖啡,而属于“17幸福8”的招牌,则是一款三色分明的冰咖啡——预见•幸福。每次给客人送上这杯咖啡,总会善意地提醒:要品味这杯与生活相关的咖啡,请用吸管,从下往上品尝,如你所见,它会有三层分明的味道,最佳饮用时间是二十分钟以内,中间那层会稍有点苦,请慢用。
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味,不同的承受能力。你懂的,有些提醒只需要一遍,听进去的人,自然听得进去。点了这一款咖啡的人,我总不自觉去观察他或者她喝咖啡的方式,无需言说,因为再美丽的语言和微笑其实都敌不过咖啡杯里留下的痕迹。
有些人,一口气喝掉底下草莓香甜的部分,中间苦涩的部分,只一口,就不敢再继续;有些人,喝到三分之二,敌不过苦涩,剩下三分之一杯,摇摇头,无奈离开;还有些人,喝完第一层,发呆两分钟,接着皱着眉头强把第二层喝完,然后一口气喝掉第三层,让吸管发出咕咕的声音。
杨同学则属于另一种,到店里仔细翻完手绘菜单,点下招牌咖啡,坐在窗边,心态平和地喝完这杯咖啡,临走时告诉你,最上层的奶油融合了草莓的甜香和咖啡的苦涩,是另一种甜蜜,很像蓦然回首之后眼里含泪的微笑。他说,他希望能在预见了幸福的味道之后,真的可以遇见幸福。
说这句话的时候,杨同学第一次到店里。八月。搭车去西藏之前。
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每一件都看似平淡无奇,尤其是人与人的相遇,但如果在相识之后回想,那些真正在你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其实在最初就是有点特别的。
认识杨同学,是在一年前的杭州。
要让长期疲累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喘息和释放,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旅行。不是行程颇满的观光旅游,不是完全没有目标的游荡,而是卸掉包袱之后,让轻快开放的心带领脚步,让眼睛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如果可以,一个人的旅行,会是充满惊喜的意外之旅。
杭州,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有点挑战的,是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第一次,住青年旅社。
放下东西,西湖晃荡一圈之后回来后发现,杨同学,是我的室友。这个长相憨厚的小伙子,跟我印象中精明的上海人有太大差别,可他偏偏就是个在北京念大学的上海人。
说到北京,说到相隔不到三公里的两所大学,似乎陌生感就少了很多。后来我知道,这是他第二次自己出来旅行,他喜欢收集明信片喜欢用钢笔写信的90后男生,他是个毕业就要去边疆驻守的国防生,所以要趁着假期多走走多看看。
说到第二天的安排,他计划早上骑游西湖,下午去看钱塘江,早到半天的我推荐了骑游西湖的几个景点,比如西湖博物馆,比如曲院风荷。至于我,准备先到灵隐寺看千年古刹,然后去品品龙井问茶。
本是不期而遇,也不想刻意热络。闲聊之后,我独自去了旅社的阳台喝酒吹风,三两花雕,配些小点,倒也舒心惬意。回房间后发现新住进来一位西安阿姨,还有一位深圳来的IT精英,打了个招呼,就沉沉睡去。
如果故事真如想象中发展,那杨同学和我的缘分也许就是那几句闲聊。可偏偏,在那个艳阳高照的八月末,闲逛的我,还有骑着车从桥上冲下来的杨同学,在西泠印社前不期而遇。偌大一个城市,每天几百万来来去去的人,两个原本都不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个路段的人遇到,想不理解成缘分也很难。于是,小孩子一般欢呼雀跃,莫名就亲近许多,向来不爱麻烦人的我把懒得拿的明信片丢到杨同学车上,继续各走各路。
清河坊逛回旅社,已经是夜里十点了,杨同学兴奋地拿出明信片来展示:你知道吗,我进去的时候,西泠印社就要关门了,我拜托好久,才让那里的工作人员帮忙在明信片上盖章纪念,你看你看,西湖十景,可以好好收着。
第二天一早,我离开杭州。
一个多月后,在成都,收到杨同学寄来的包裹:一叠上海特色明信片,一本纪念册,一封钢笔写的信。明信片是一套世博纪念,一套水墨上海;纪念册上,是杨同学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跑遍中国馆里所有省市盖的纪念戳;一笔一划的钢笔字里透着认真和执着,说他很希望有一个远远的可是感觉亲近的姐姐,这样写一封信,平和而安心。
被人惦念是一件幸福的事。
找出久未用过的钢笔,铺开信纸,回信一封,道一声感谢,聊聊近期想法,望他保重。
又是一个多月后,收到杨同学寄来的挂号,两张尼泊尔明信片,一条内蒙古手工项链,一张古旧的照片,一封五页的钢笔信。信里谈到朋友尼泊尔捎回的明信片,他去内蒙古看到适合我的链子,还有,一个故事。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