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风暴中的芦苇”
-
4月18日,风波还在进行当中,《纽约时报》的驻华记者就发出了报道,将其称为一场“革命”,认为这一事件足以展示“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某些特性。在详细介绍了风波过程后,《纽约时报》发出疑问:在恭亲王的治理下,统治中国的这个少数民族政权保持了稳定,赢得了持续发展和国际信任,内政外交方面日渐理顺,如今风云突变,“新朝代的黎明是否会蒙上朝臣内讧和内政纷争的阴霾呢”?
在提到恭亲王的妥协时,《纽约时报》将其形容为风暴中弯折的芦苇,甚至在风暴尚未来临前就已经屈膝。无独有偶,长驻北京的另一位美国人、38岁的传教士、同文馆教师丁韪良,在其6月1日为《哈泼斯》(Harpers)杂志写的文章中,也将恭亲王形容为暴风雨中弯折的芦苇。这位日后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的首任校长,忧心忡忡地说:“斯巴达曾经在两位国王的共同统治下实现和谐,罗马也曾在两位执政的共同领导下走向成功。”如今,恭亲王已经被打倒,获得胜利的这两位“教育程度低下的女性”,能领导好中国吗?
作为改革与开明的代表,恭亲王的落败被西方普遍解读为大清政治上的一次倒退和反动。而在后世中国的主流史学者们眼中,这一风波也成为慈禧太后弄权的一大罪证。恭亲王当然不是蔡寿祺所指控的“权奸”,但平心而论,他毫无疑问是“权臣”。“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整天与最高权力黏糊在一起,招来嫌疑也几乎是必然的。白居易曾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恭亲王就是大清朝名副其实的“周公”,他的政治命运三起三落,受尽猜忌,其背后的原因无非是:在最高权力的卧榻之侧,他发出的鼾声实在太过于响亮了。
西方人或许不会完全明白,在风暴中低头,这与其说是芦苇的屈服,不如说是芦苇的生存之道。烈风如刀的任何所在,能蓬勃生长的,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参天大树。尽管几番沉浮,恭亲王却一直是同治、光绪两个时代最有势力和实力的政治人物,即使退居二线、三线,他的影响力依然在左右着大清的内政外交。那些在日后的史书上远比他更有光彩的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在他的羽翼遮蔽下,才从官场的刀光剑影中幸存下来,而他大力提倡、呼吁并身体力行的改革,不仅体现在30年的经济改革(洋务运动)中,也体现在随后的政治改革(1901—1911年新政)中。
恭亲王的“芦苇”个性,也证明了政治学的一个常识:权力既不是职位,也不是头衔,而是影响力。一介布衣、一个“群众”,只要有足够的影响力,照样能呼风唤雨,甚至左右政局,后世的李鸿章、袁世凯等等,也都几起几落,却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旗帜与方向。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