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从立志读书谈起

  大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都与立志读书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在指导孩子读书时,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通过勤奋读书,使孩子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立志能产生持之以恒的毅力。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从“十五而有志于学”起,直到晚年还孜孜不倦地读书。在他的晚年,除了编纂史书、著书立说外,还钻研《易经》。这《易经》古奥难懂,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第一遍读不懂便读第二遍,不懂,再读第三遍……由于读的遍数多了,以致把穿竹片的牛筋绳子都磨断了,断了再换新的,不久又磨断了,再换上新的,终于读懂了《易经》。俄国的思想家、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大学毕业以后,由于他反抗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先后被关押在监狱两年,判处苦役7年,在西伯利亚流放长达20年。在关押期间,他被监禁在一间阴暗、潮湿的狭小狱室里,室内只有一个很小的窗口可以透进一丝光线。监狱有规定,不许犯人动笔写作。他多次提出要求,借口写一篇侦探小说消磨时间,才被允许动笔。于是,他夜以继日地写起早已酝酿成熟的《怎么办》一书来。写作期间他参加了狱中难友抗议恶劣的物质条件的绝食斗争。在绝食中,他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写作,前后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怎么办》这部著名长篇小说。
  
  立志能在困境中奋进。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两岁时,父亲因病离开了人间。家境十分贫苦,生活没有依靠。没有办法,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到朱家。年幼的范仲俺,胸怀大志,酷爱学习,从小就立下了为国为民效力的志愿。有一次,他看到朱家兄弟整日贪玩,便劝他们好好读书,不料却遭到了朱家兄弟的一顿讽刺、嘲笑。他在艰难困苦中,独自一人,矢志不渝,发愤苦读。常常夜以继日地坐在帐子里读书,夜深了还不就寝。久而久之,白色的帐顶便被油灯熏黑了。他做官以后,夫人李氏把他用过的蚊帐取下来,指着熏黑的帐顶教育儿子说:“你们看,这就是你父亲少年勤学的灯烟啊!”后来,他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写出了很多著名的诗词和散文。如诗歌《江上渔者》、散文《岳阳楼记》等。他的诗词和散文风格豪放,深受人们的喜爱。
  
  立志才能惜时如金,精益求精。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小时候读到唐代韩愈的文章大为赞赏,他暗下决心,立志要把这位大文学家的文风学到手,并加以推广。于是,他惜时如金。他自己说:“余平生做文章,多则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即使“马上”、“枕上”、“厕上”这些时间的“边角废料”他都不放过,用它来构思文章。他认为,要把文章写好,还离不开“三多”,即:多看优秀作品,多练习写作,多和师友商讨。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古人立志读书的经验是值得我们的孩子学习借鉴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