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从读书树立“三心”谈起

  读书是针对于每个人来说的,书籍可以教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还可以丰富自己,启发心智。书籍是人类走向成功的桥梁。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地读书,只有你的知识丰富了,你才能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所以,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成功者往往都是爱读书的人。因此,父母在指导孩子读书时,不但要使孩子具有博览群书的志气和滴水穿石的毅力,而且还要具有雄心、信心和恒心。
  
  雄心。古往今来,凡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具有一颗博大的雄心。有雄心,就能大量阅读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增长聪明才智。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大学问家的恩格斯,只上过中学,但他刻苦自学,系统钻研和掌握了极其渊博的知识,同马克思共同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并独立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底子并不厚,后来在杂货店当小伙计,每天晚上在商店关门停止营业后,便扑在煤油灯下学习数学,经过刻苦钻研,终于成了一名大数学家。他之所以能在数学研究上取得成功,就因为他有一颗超越前人的雄心。怎样才能树立读书的“雄心”呢?其一,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指路明灯。有理想,读书就会孜孜不倦,发愤进取。其二,要端正读书动机。我们生活在信息知识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明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动机,才能发挥持久而强大的读书动力,从而树立起坚定的读书雄心。
  
  信心。信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若对读书满怀信心,就会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就会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如英国工程师斯蒂芬孙,14岁那年,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能亲自操作机器,他很高兴。但仅是操纵,又觉得不过瘾。他脑子里老是琢磨着:这机器是怎么转动起来的呢?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一天,别人都下班回家去了,他却说要留下来擦洗机器内部的灰尘。蒸汽机被他拆开了,他把所有的零件都仔细观察了一遍,但装配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他忙乎了好半天,才勉强把蒸汽机安装好。回家的路上,他老是提心吊胆,担心这机器明天转不了。谁知道第二天一发动,那台蒸汽机比平时转得还要好。他经常这样拆拆装装,就熟悉了机器的结构。不久,他产生了自己制造机器的愿望。由于他没有文化,无法画出设计草图,就用泥巴做成机器模型,仔细琢磨。由于他感到没有文化很难进行创造发明,于是,他在17岁时便报名读夜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他每天晚上都和七八岁的儿童坐在一起上课。从夜校的教室外面,常常传来讥笑声。他们讥笑这位“大学生”并没有在念大学,却是在念小学。然而,他不怕羞,不怕讥笑,甘愿坐在小学生之中,从头学起。他白天要到矿上上班,晚上,他总是第一个进教室,专心听讲,埋头学习。放学以后,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复习功课、做作业。经过几年苦读,他甩掉了文盲的帽子,并掌握了机械、制图等有关知识,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旅行者号”。如何树立起坚定的读书信心呢?其一,要自尊、自爱、自强,克服自卑感,充分相信自己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就像斯蒂芬孙那样,只要努力是能够取得读书成效的。其二,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俗话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困难能阻挡无志气、无信心的弱者,但阻挡不住志向远大、信心十足的强者。只要有坚定的读书信心,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恒心。世界著名传染病学家巴斯德有句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成功贵在坚持不懈。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读书也是如此。读书是获得知识的手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这就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恒心,就可以战胜困难,锻炼意志,就可以形成坚韧、顽强、持之以恒的意志;就可以在前进道路上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去追求,直至成功。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此期间,他尽管贫病交迫,却仍勤奋伏案、呕心沥血,历经十年寒窗,《红楼梦》终成一部文学巨著。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在他两耳失聪后,仍然坚持音乐创作,从而谱写出名震全球的《第九交响曲》。
  
  对于孩子来说,读书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要在这条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行走,就要具有“读书破万卷”的雄心,就要具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心,就要具有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才能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不被淘汰。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