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大气越商,横空出世
-
浙江古代史,让人印象最深的当数“吴越争霸”一幕,这里的越国,其实就是绍兴。原先的绍兴商人也并不叫越商,而称“绍兴帮”,与“徽商”齐名。近几年,绍兴各业发展迅速,渐渐地,社会上把绍兴商人从绍兴帮中分化出来,简称“越商”。
越商叱咤风云数千年,今天更是高歌猛进。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很有意思。现在商人信奉的财神菩萨、中国儒商鼻祖——陶朱公范蠡,出生于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不过也是大家公认的绍兴帮成员,现在当然叫越商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商人是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但是越商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把钱看得很淡薄,经常把钱财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越商既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济贫,有很好的口碑。
越商的聪明能干,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水,小麦,糯米,焦糖塞,是四种非常普通的东西吧,哪个地方没有?越商,却把它们发酵酿制出世界公认的极品黄酒——绍兴黄酒,即女儿红,号称世界第一情酒。
现在的越商,已经遍布世界各地。走进大上海,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越商汗水的结晶。2008北京奥运会游泳池,是越商智慧的体现。前不久,有个越商投资1.7亿元把“百货航母”开进了徽商腹地,把越商的种子埋入徽商肥沃的土壤中,徽越两商的两种文化结合起来,结出丰硕的果实当指日可待。此其一例。越商已经和各地人们心连心,齐首并进。
越商最近的风光盛事是:小舜江工程、中国轻纺城、环城河综合整治、绍兴古城保护、围垦海涂、公祭大禹陵、曹娥江大闸、南连北建工程等……当然,最大最风光的盛事莫过于民营经济取得大发展。
绍兴民营经济的发展因“绍兴模式”而独具魅力,但它和其他地方一样,都经历了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建国初期,民营经济曾有较快发展,但随着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完成,民营成分所剩无几。“十年动乱”期间,民营经济不复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私营经济开始成长,绍兴民营经济才逐步得到恢复。到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绍兴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党的十五大确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以后,绍兴提出放心、放手、放开、放胆的“四放”要求和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的“四不限”原则,一系列方针政策出台,使当地的民营经济迅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今天,我们翻开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依然能感到一种振奋。文件写道:“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绍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促使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十二条措施中,“放手”、“鼓励”等字眼屡屡显现。
当时,这个文件是在浙江省11个地市中率先出台的,时隔1个月,金融、工商、人事等部门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各项具体政策措施。1999年3月,绍兴市政府还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19个部门和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制定了工作制度,从而建立了既有统一领导,又有分工负责的个体私营经济管理体制,加强了对全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统筹规划。
2000年前后,绍兴95%以上的企业改制。这部分企业全部改制为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经营者持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较为彻底的改制,使绍兴的企业产权清晰、归属明确,建立起了现代企业运作模式。
2002年8月,绍兴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民营企业协会。
2003年后,绍兴民营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走差异化、品牌化经营之路,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从“创业型”向“创新型”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市场和政府的合力推动下,绍兴民营经济经过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依托体制先发优势,迅速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截至2009年12月底,绍兴全市个体工商户达200506户,从业人员343833人,资金数额773368万元;私营企业(含分支机构)47723户,投资者93429人,雇工877508人,注册资本(金)1274.45亿元。全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总产值3079.49亿元,销售收入3042.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3.25亿元。另外集体(联营、股份合作制)企业达1万余家。民营企业在全市企业总数中所占比重达到95%以上,上缴税金占到85%以上,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
绍兴民营经济的兴旺得益于其独特的发展模式——“绍兴模式”。“绍兴模式”,简单概括就是十二个字:“乡镇基础、民营机制、市场经济”。“绍兴模式”是对“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兼容并蓄,“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为主、私营机制、市场经济”;“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乡镇基础、集体机制、外向经济”。而“绍兴模式”既具有苏南民营经济的区域集约性优势,又兼容了温州民营经济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复合型发展模式。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发展模式,为绍兴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绍兴模式”的优势,使民营经济在绍兴体现出独特的行业的群体优势、骨干的带动优势、产业的集聚优势、市场的依托优势。
绍兴把培育发展区域块状经济作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着力点,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或“几乡一品”的产业集群,民营企业依托块状经济而成长,块状经济因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绍兴市较有影响的块状经济主要有市区的家私,绍兴县的纺织、印染,诸暨的袜业、衬衫、珍珠、五金,上虞的伞业、化工、机电,嵊州的领带、厨具,新昌的医药、轴承等。块状经济成为绍兴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阵地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体力量。
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和迅速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造就了绍兴黄酒、化纤纺织、染料、化学药品、塑料薄膜、机电产品及一些日用消费品等比较明显的产业优势,而且呈现出工业、商业互动发展的态势,各具特色、工贸结合的专业化产业区和市场互为依托。目前绍兴6个县(市、区)中具有特色产业的块状经济,相应形成了122个专业市场,大部分的产品销售依托相应的专业市场,基地和市场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当然,绍兴民营经济的最大分量是集中在纺织、服装等轻工行业龙头行业上。绍兴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拥有众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在中国民企500强中曾有41家上榜,居全省第一位,其上市公司的数量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其中纺织业、服装业可谓居功至伟。
绍兴最具标志性的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商行达到1.6万余家,营业用房1.9万间。场内经营人员5万余人,经营面料3万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次,日成交额1.8亿元,市场区金融网点76个,日存款额20多亿元。市场交易持续兴旺,年成交额从1988年的0.76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634.53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12.82亿美元),连续18年居全国纺织专业批发市场第一位,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施齐备、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
绍兴县则又是该市的纺织大县,纺织生产能力大,年生产各类化纤200万吨,占全省的18.1%、全国的7.3%;化纤布53亿米,占全省的28%、全国的7.5%;印染布151亿米,占全省的58%、全国的28.3%;纺织面料出口量占全国的近7.1%,纺织产业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4.2%。纺织装备先进,拥有近3.5万台全国一流、全球先进的无梭织机,技术装备水平居世界一流,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生产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设备在绍兴县都可以看到;纺织产业链完整,这里已经形成了从PTA化纤原料到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的完整生产链,产业集群优势十分明显,就一个县级行政建置地区来说,这样一个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恐怕是不多见的。
有人说,“代言”其实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象征和时代文化,就像如今的新书即使请不到名人作序也都要套上一个某某名家推荐一样,好一点的商品广告似乎也都要请到代言人才能真正安心。先后为绍兴企业产品做过代言人的,还真是不少,家喻户晓的名字一大串:“洁丽雅”继请到“博客一姐”徐静蕾后,又请到了“奥运一妹”林妙可;孟关良大家也够熟悉了;某家居广场的代言人为前奥运乒乓球冠军吕林,某管材企业的代言人为中国花剑队主教练王海滨。当然,更多的是影视明星,“古越龙山”的代言人是陈宝国,“喜临门”床垫的代言人是巩俐,“太子龙”的代言人是姜文……绍兴的魅力可见一斑。
绍兴民营经济的大发展除了时代的诱因、政府的帮衬外,更体现了企业家主体的进步与成熟。有一本叫《看浙江民企》的书中写道:“绍兴最大的财富是什么?不是鉴湖水也不是会稽山,而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
千百年来,绍兴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传统文化,特别是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精神激励和影响着绍兴人,绍兴民营企业家秉承这一精神,形成了精明、理性、内敛、务实、不事张扬、稳扎稳打的风格,这是推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
绍兴的企业家多从国企改革的第一线来,从乡镇企业的崛起中来,从私营企业的土生土长中来,是受过磨砺的企业家,有卧薪尝胆的精神,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带头人。
从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虽然带有一定的家族企业特性,但自它们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积极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弥合。其企业制度从合伙制(股份合作制)演变为合资公司,再发展为集团公司,而管理模式则经历了从粗放经营的家庭工厂式管理到总厂式管理,再到股份制的公司化管理,进而到集团化管理的过程。其中,将现代科学管理内涵与家族企业管理融合成为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式,如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及管理人员在绍兴已很是普遍。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正是以产权制度变革为核心,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开放式的多元化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出了一条宽敞豁亮的道路。
不过,尽管绍兴的经济块状不算小、出名品牌也够多,但名声在外特别是全国知名的绍兴企业家却寥寥无几。绍兴也许是“中国驰名企业家”最少的城市,就是在颁奖典礼上,也难得见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的老板。如果做一个随机调查,能够说出绍兴知名企业家的恐怕很少。
2009年,由绍兴市越商研究会和绍兴日报社联合评选出了绍兴“十大风云越商”,他们是: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晓民,浙江洁丽雅纺织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石磊,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根,浙江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张道才,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宝根,冠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冠军,浙江富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昌,浙江宏达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生,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浙江冠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少雄。这些人中,个个都是当地的企业“大亨”,实力不赖,有的还是本省甚至全国的“隐形冠军”。比如尹晓民,堪称“茶叶大王”,所掌控的“华发”公司,为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中第一家茶叶加工企业、全国第一家获得绿茶自营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和第一家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2001年—2004年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茶叶加工企业自营出口第一名,仅2004年,出口绿茶就达2.3万吨,占据全球绿茶贸易15%的份额。还有张道才的浙江三花集团,创立了闻名海内外的“制冷部件王国”。在三花的产品系列中,冰箱用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85%以上,家用空调截止阀、四通换向阀销量全球第一。还有徐海南,领导着中国制伞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和第一家登陆澳洲资本市场的中国制造企业;石磊携“洁丽雅”也走在行业前列,志在打造中国毛巾第一品牌;骆冠军一举成了闻名中国的“香榧王子”;庞保根的“宝业”资产市值则超过80亿港币,美国高盛、GE、UBS瑞银、大和房屋等国际知名的资本和实业投资大鳄都已成为“宝业”的股东和合作伙伴……上述义乌民企“英雄”中,除了庞宝根在胡润富豪榜上露过名之外,其他似乎都不为人知。倒是在沪义乌籍企业家如陈天桥、陈爱莲等颇为义乌人争“名气”。
绍兴商人群体深谙“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道理。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老板的不务虚名,才造就了绍兴企业的集体实力。企业小的时候老板走在队伍最前面,集团作战了老板就在后方营帐运筹帷幄。老板是一棵树的根,最好不要钻出地面。这样做既避免分心劳神,也比较安全。而且,淡化法人与法人代表的等号关系,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接班换代。另外,与浙商普遍低调有关,绍兴商人群体又是其中最为低调的,他们在媒体或其他公众场合露面的时候极少。最典型的就是杨汛桥,一个小小的乡镇竟然拥有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全部是产权清晰的私营企业,密度之高为全国之最。可是,就跟约好了一般,所有这些公众公司的老板们,无一例外地不喜欢上镜。在Google、Baidu上输入他们的名字,很难找到他们大篇幅的个人专访,只有在一些会议活动上的零星发言。不管企业红火还是黯淡,他们永远像深潜水底的鱼,不愿意浮出水面来让公众观瞻。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刻意回避公众或无谓保持低调也并非都是好事,现代企业家讲究综合素质的锻造,企业及地域文化也少不了榜样力量来充实。“满园春色关不住”,这是必然的。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