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微管理:小处着眼读《资治通鉴》 > 第 9 章 贾谊切时上疏《治安策》——领导解放思想少不得
第2节 毛泽东评注原文

  汉朝有个贾谊,十几岁就被汉文帝找去了,一天升了三次官,后来贬到长沙,写了两篇赋,《吊屈原赋》和《鸟赋》。后来又回到朝廷,写了一本书,叫《治安策》。他是秦汉历史专家。他写了10篇作品,留下来的是两篇文学作品(两篇赋),两篇政治作品——《治安策》和《过秦论》。他死在长沙的时候才只有33岁。
  
  ——摘自毛泽东1958年5月8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见周溯源《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红旗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179页)
  
  如有时间,可一阅班固的《贾谊传》,可略去《吊屈》、《鸟》二赋不阅。贾谊文章大半亡失,只存见于《史记》的二赋二文,班固略去其《过秦论》,存二赋一文。《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摘自毛泽东1958年4月27日给田家英的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497页)
  
  通鉴原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十四•汉纪六》)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呼!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白话译文
  
  分封诸侯国,必然形成中央与诸侯相疑忌的形势,诸侯已多次遭受这种局面的祸害,朝廷也多次受到诸侯叛乱的伤害,实在不是稳固中央政权、保全诸侯王国的办法。而今或者有皇帝的亲弟弟谋作“东帝”,或者有亲兄之子发兵西向,眼下吴王抗拒朝廷命令的事又被人告上来了。皇帝正当壮年,行事得宜,没有过失,对那些诸侯王恩德有加,尚且如此,何况还有一个最大的诸侯,其力量十倍于此呢。然而天下尚能稍稍安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那些大诸侯国的国君年纪尚幼,朝廷给他们设置的太傅和丞相,还正掌握着大权。数年之后,这些诸侯王大多将成年,血气方刚,朝廷委派的太傅丞相,会以身体有病为由而解职,于是诸侯国中从丞尉以上的大小百官,会全部安插诸侯王的亲信,像这样,同淮南王、济北王的行为还有什么两样呢?到那时再想天下太平,即使是尧舜再世也没有办法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