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历史背景介绍
-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他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他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贾谊的进步主张,不仅在文帝一朝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如景帝刘启时,晁错提出“削藩”政策,是贾谊主张的继续;景帝三年吴楚七国之乱,证明了贾谊对诸侯王的分析非常正确;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之后,汉王朝乘机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力量,使他们仅得租税,而失去了直接治理王国的权力。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时候,颁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其封地分为若干块,分给自己的子弟,从实际上分散和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这是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方针的全面实行。贾谊关于禁止私人铸钱、由中央统一铸钱的主张,在汉武帝时也得以实行。汉武帝还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并取得胜利,抛弃了贾谊引以为耻的和亲政策。贾谊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作出了如此杰出的贡献,使汉武帝十分感念。
贾谊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至今传世的作品不多,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篇;辞赋有《吊屈原赋》、《鵩鸟赋》两篇。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