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史上最牛思想史 > 第 7 章 亚里士多德——人间
第2节 第二章

  二
  
  但这个年轻人却认为柏拉图恰好把整个观念弄反了。不是先有兔子理后有兔子,而是先有兔子,这个兔子本身具备的种种特点,就是兔子的理!
  
  所以兔子理很简单,就是四条腿、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这些我们能看到的玩意,凡是具备了这些特点的动物,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兔子,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的理性兔子。
  
  用哲学的术语来说,这些个四条腿、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的特征叫做“形式”,而兔子本身叫做“质料”。这个年轻人还补充了两点,兔子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叫做“动力”;而兔子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这个叫做“目的”。
  
  这就是哲学史上鼎鼎有名的四因说: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变化,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活的还是死的,都可以用这四因来解释。同时也可以被不同的声音进行解读,比如为什么兔子会来到这个世界,又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由上帝他老人家决定的……
  
  而在如何得到理这一方面,这个年轻人依然和柏拉图针锋相对。
  
  柏拉图主张的是灵魂回忆说,说人的灵魂早就懂得兔子的理,但因为陷入肉体的关系,把这个理给忘记了,因此需要通过回忆来重新找回。年轻人说这纯属胡扯,知识绝对不来源于回忆,而只能从后天的观察得到,这是认知的基础。一个人要想懂得兔子的理,必须通过感官认识,例如用眼睛去看,才得以知道兔子有四条腿、长耳朵、红眼睛这些形式特征。但由于人不是兔子,所以不可能深入到质料这一层,去真正体会兔子的喜怒哀乐。拿道家庄子的话说,叫做:“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个敢于否定自己的老师,胆大妄为的叛逆青年便是本篇的主人公,希腊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在世界名画《雅典学院》里,老师柏拉图的手是伸向天空的,这表明他追求的真实世界在天上;而亚里士多德指向正前方的右手,表明他认定真实的世界就在我们脚下。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爸爸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家庭情况来看,可算是中产阶级,因此亚里士多德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公元前366年,十七岁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认识了那个影响了他一生的人,柏拉图。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射到中国的明代,会发现有两个人的故事和这一对师徒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朱熹和王守仁。
  
  朱熹是新儒家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观点是提出了一个理性世界,人有人的理,鸡有鸡的理,甚至连桌子板凳砖头也都有各自的理。而人的欲望,是理性的天敌,要想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得“存天理,灭人欲”!
  
  这像不像柏拉图?

  
  王守仁是新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则刚好否定了朱熹的观点,认为人心即为理,一个人想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女人想嫁多金帅气男,男人想娶温柔漂亮女,都再正常不过,这些都是理。
  
  这又像不像亚里士多德?
  
  更巧的是,王守仁最早学习的,也是朱熹的理论,因此也能算做朱熹的弟子,历史可真会开玩笑啊!
  
  这事还没完,还有比这更巧的!后来的宗教政权最开始的选择是柏拉图,后来不得不选择了亚里士多德,作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基础,统治了世俗社会一千多年,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宗教势力才逐步退出了世俗社会的管理体系。
  
  而中国的统治阶级也是先选择了朱熹,想考科举就只能引用他的语录,后来的许多官僚却心照不宣地选择了王守仁,用来灵活应变、处理政务,新儒家的统治地位,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的灭亡才渐渐告别历史舞台。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人类社会是一个螺旋型上升的过程,即使有过黑暗的倒退,但终究会持续前往光明?
  
  还是说明了统治阶级之所以会做出相同的选择,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根本,是自身欲望的满足,而不是老百姓的需要?
  
  都是,又都不是。真正的答案,还在于人性的根本之处。
  
  人性终究是自私的,正如慷慨之所以能被称为美德,实在是因为能真正做到的人,少的可怜。
  
  这个真相,看上去是那么的黑暗,我们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现实。
  
  一千多年后,一个官场失意的家伙回到家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对欲望和权力进行了极其深刻的剖析,由此写出了一代惊世骇俗之作《君主论》,他的名字叫做马基雅维利,被誉为厚黑学鼻祖。他的故事,我们以后会详细讲到。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继续回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一对冤家师徒身上。
  
  柏拉图对于这种大逆不道的观点自然是十分恼火,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原本亲密无间的师徒关系由此开始出现缝隙,柏拉图说亚里士多德不过是一个书呆子,自以为看过了几本破书,就爱大放厥词。亚里士多德也不甘示弱,暗地讽刺自己的老师,说别以为就只有柏拉图有智慧,就算柏拉图死了,有智慧的人照样多得是!
  
  做了这么久的师徒,两人也算是知根知底,吵归吵,就算天天闹到拍桌子,也还没有到待不下去,必须卷铺盖滚蛋的地步,越吵架感情反而越深,因此亚里士多德还是好好地在柏拉图的学院里待着,每天必做三件事:吃饭,睡觉,吵架,这一待就是二十年。
  
  直到柏拉图的去世。
  
  继承柏拉图校长位置的是他的亲侄子,叔叔能容忍这个大逆不道的家伙,做侄子的可绝不能姑息迁就,这不,还没过多少工夫,柏拉图的侄子就把这个已经人到中年的叛逆家伙赶出了他学习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柏拉图学院。他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早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
  
  告别的那一刻终于到了。清晨的阳光刚刚爬上枝头,四周一片安静,只有不知名的鸟儿偶尔发出几声啼鸣。
  
  亚里士多德走到柏拉图的墓碑前,郑重地献上一束带着露珠的鲜花,低下头,默默地念道:“老师,再见了,今日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我才能回来看您……”
  
  风儿轻轻的发出呜呜的声音,亚里士多德早已是泪流满面。
  
  被迫离开学院以后,亚里士多德开始四处流浪,一边继续学习深造,一边宣扬自己的理论,还娶了老婆生了儿子,顺带着解决了个人问题。这一点比他那个极度自恋,什么女人都看不上的老师,要踏实多了。
  
  三年后,亚里士多德响应老熟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的召唤,回到了阔别三十年之久的家乡马其顿,给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国王之子当家庭教师。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工作尽心尽力,他将一身本事,悉数传授给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的思想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孩子,就是日后功劳震烁古今的世界级领袖,创建了一个跨越欧亚非,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巴比伦的疆域广阔的国家的亚历山大大帝。
  
  同样,亚历山大大帝对亚里士多德也十分尊重,他参考了老师的意见,动用国家的力量来创办学校。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要知道柏拉图学院虽然名声很大,但说到底还是一个私人办学机构,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教育开始成为国家的责任之一,一直到今天。一个国家如果不好好投入教育,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就必将失去未来!
  
  亚里士多德给自己创办的学院取名为“吕克昂学院”,这个名字来源于他年轻时和柏拉图经常去漫步的一片园林。亚里士多德继续照搬当年柏拉图的教学思路,坚决反对填鸭式教学,提倡快乐学习,在学院里,他和学生们一边悠闲地漫步,一边讨论学术问题,每个月举办大型聚餐活动,老师和学生们齐聚一堂,边吃边聊,好不畅快。他还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图书馆,把他多年来收集的成千上万的手稿、地图、标本以及各种资料全部藏入其中,供学生们自由阅览。
  
  他鼓励学生们,不能太努力,也不能不努力;不能太懦弱,也不能太鲁莽;不能太吝啬,也不能太挥霍;而吃东西呢,不能吃太多,也不能吃太少。一个人要想得到快乐,必须满足三个标准,会享受、有责任、能思考。只有同时达到了这三个标准,人生才能得到幸福和满足。就像现在如果一个人只会傻干活,丝毫不动脑子,和一个人只会空想,完全不去实践,他们的生活状态无疑都会非常糟糕,前者叫做胸大无脑,后者叫做百无一用,必须两者互相平衡,才能做到美貌与智慧并存,才华与健康齐飞!
  
  这就是所谓的“黄金中庸”,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物极必反同出一辙,东西方思想的火花,又一次碰撞在了一起。
  
  能够提出中庸之道,恐怕和亚里士多德本人特点有关。从外表上看,他比师祖苏格拉底要好看很多,但又远不如他的老师柏拉图。因此他既没有像苏格拉底那样,外形惨不忍睹,魅力纯粹来自嘴皮,也不会像柏拉图那样,重视外表,极度自恋,而是刚好处于两者的中间。
  
  有那么一点会说,但又不纯靠说;有那么一点帅,但又不帅得惨绝人寰。这样的男人,本身就是中庸。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中庸不仅仅只能用在个人生活方面,同样可以适用于社会政治之中。例如由大富豪或者赤贫者来掌握国家大权都不好,只有中产阶级当政才能保持更好的平等。
  
  富豪上位,往往会专横跋扈,践踏法律,不顾群众生活,很容易沦为个人独裁和暴君统治,还可能因财富太多而招人嫉妒甚至谋杀,致使政权摇荡不稳。
  
  相反,那些两手空空的赤贫者,无知识无教养,只适宜被人统治而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他们一旦手中有了权力,很有可能用来掠夺别人的财产,或者演变为类同暴民专政那样的极端民主政权,也会使社会陷于混乱。
  
  与这两个阶级不同,中产阶级是最适宜掌握政权的阶级。他们人数最多、力量最大,既有知识教养,又有适量的财产,既不会产生过分的野心去侵吞别人的财富,也不会因太富而被谋杀,因此,他们适宜作协调不同阶级利益的掌权阶级。由中产阶级掌权,既可防止暴君出现,又可避免陷于极端民主化,穷人和富人都会表示认同,从而使国家稳定昌盛。
  
  这种理论今天看来是否正确,我们放眼四周,答案早已经了然于心。
  
  有吃有喝有玩还有的学,学习既轻松又愉快,因此吕克昂学院又被人称为“逍遥学院”。这真是羡煞今天中国夜夜挑灯苦读的万千学子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