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第五章

  部队在江孜。这是一个跟家乡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大片大片的农田,人们唱着歌,把两头牦牛拴在一起,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田里劳动。人们吃糌粑,吃蔬菜,穿氆氇做的精细袍子,说话都用敬语,父母叫孩子都在名字后面加“拉”,这让草原上长大的公扎很不习惯。
  
  语言是他面临的最大难题,本地人的讲话他大部分听不通,部队里讲汉话他就更听不懂了。一个排里只有两个藏族兵,另一个还是昌都的,两人在一起,彼此说话就跟听外语一样。
  
  连长是个山东大汉,块头大嗓门也大,特别是骂人的时候,就跟开炮一样。那天,他把班长和公扎叫到办公室,鼓着眼睛对班长说:“公扎是从牧区来的,年龄又小,语言不通,你安排两个老兵带他!”班长答应着,敬了个军礼,拉着什么都没听懂的公扎出来了。
  
  公扎喜欢枪,看到发给自己的步枪,高兴得跟捡到个宝贝似的。第一天上靶场,公扎几枪下来,枪枪打在靶心上,把带新兵的连长惊得一愣一愣的。
  
  “他妈的公扎,你的枪法怎么这么好?”
  
  公扎见连长兴奋地对着他喊叫,却没明白对方喊什么。唯一听懂的词儿就是“他妈”,“他玛”在藏语里是香烟的意思,他以为连长要烟,屁颠屁颠的跑出去,到小卖部买了一盒五分钱的经济烟,回来笑嘻嘻的递给连长,“他玛来了!”
  
  连长哭笑不得,接过香烟笑骂了一句。“他妈的公扎,你要是不早点学会普通话,老子揍死你!”
  
  公扎还是没听懂什么意思,只是听到连长又在说“他妈”,以为他要的不是这种烟,便又屁颠屁颠的跑了出去,买了一盒大前门回来,嘿嘿笑着递过去:“连长,他玛!”
  
  连长接过香烟,气得直翻白眼,想扔吧又怕伤了这个少数民族战士的自尊心,不扔吧拿着实在不合适,无奈咬咬牙,从自己兜里掏出五毛钱塞给他,转身大步走了。
  
  公扎看着手上的五毛钱,半天反应不过来。买烟一共只花了一毛五分钱啊,连长为什么给我这么多?看来今后应该多给连长买烟。
  
  到部队初期,公扎还有一怕:怕站岗。因为每次换哨的时候都要喊口令。公扎记不住,次次都挨批。后来想了个办法,他请老兵把口令写在他手腕上,晚上再遇到要问口令时,他就把手腕伸出去。有一次碰到团长下来视察,一看是个藏族小战士,就想考考他,“口令!”
  
  公扎“啪”的一个敬礼,把手腕伸到团长眼前,上面写着两个大大的“惶惑”,团长一看,脸都气绿了,“他妈的,站个岗你惶惑什么?”


  
  公扎向自己大张着的嘴指了指,意思是这是“口”,再两脚一并、“啪”地敬了个军礼,意思这是“令”,这样的哑语,没有点水平,还真是弄不懂。幸好当时 班长在旁边,已经习惯了公扎指手画脚的说话方式,大概猜出了他的意思,便跟团长解释一番,公扎这才没挨处分。不过回去把那个老战士的家乡寄来的花生偷出来 吃了个干干净净,谁叫他开玩笑把“黄河”写成了“惶惑”。
  
  因为枪法好,公扎成了连队新战士的榜样。团长、连长打猎都喜欢带着他。
  
  一年下来,公扎的普通话也勉强能让人听懂了。当然,偶尔仍会闹个笑话,不过比起那些汉族新战士跟老百姓之间打交道的笑话来,还是少了很多。
  
  草原上的日月今天跟明天没什么两样,草原上的孩子却一天天成长着。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