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措姆……”公扎狂喊着,把她渐渐冰凉的身体搂在胸前。“我回来了呀,你的男人回来了啊,措姆,你不是天天盼着我回草原的吗?我现在终于回来了,你为什么又丢下我走了呢?你醒醒啊,看我一眼啊,措姆……”公扎喊着哭着,哭着喊着,泪水就如雪崩的山,倾泻而下。
草原的天总是说变就变的,开始还只是枯黄的草尖随着风儿摆动,一会就变成了狂风席卷黄沙漫天飞舞,“呜呜”的风声仿佛从地狱里发出来一般,冰弹子打在地上,滚来滚去发出瘆人的白光。
天地混沌成一片。
男人仰天长嚎“措姆……”然后一把抱起女人,血洒一路,在迷蒙的天地里越走越远。
一个声音硬邦邦地响彻在天地间:“喀果,我一定要找到你,你要了我女人的命,我就要你的命!”
藏北羌塘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属于西藏的北部大门。羌塘其实是个地域性的概念,总面积42万平方米, 含氧量还不到海平面的一半,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雪峰林立,植物贴地生长且生长期一年中不会超过一百天,被世人说成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不适合人 类居住的地方。然而无论古今,重要的交通要道都从其境内穿过。如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黑昌公路等,都穿过了羌塘高原腹地,把这片天涯之外的高原与外界联系 了起来。
这样的连接,想起来是多么伟大,行走过后才知是多么艰难。4500米的高原上,普通行走都相当于内地负重15公斤,天地宽得没有边际却贫瘠得每一分食 物都需要跟自然去争抢。人在这里,不再强大不再坚韧,所有生命在荒原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的风雨捶打着你也同样捶打着它,要想活下去、要想代代传承 永不泯灭,只有把自己融进这片高原,适应它,忍受它,让自己变成它的一部分,跟沙跟草一样,融进它的怀抱。
无论多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从来就不会少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地域广阔,人烟稀少,战火很少能烧到这片荒原上,反倒让这里的人们远离了人类的斗争,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跟着牲畜的脚步迁徙,享受着贫穷却自由自在的生活。
公扎的家就在羌塘腹地错鄂湖边上。一顶随时可以搬迁的黑帐篷,盛载了一家大小所有的希望。
这天,公扎坐在父亲的马背上,跟着大人们一起出猎:打野驴。当其他孩子还吊在母亲的怀里撒娇时,公扎就已经跟着父亲穿行在群山峻岭中了。作为家中的长 子,父亲早早就开始教会他在草原上生活的技能。比如通过山势判断方向,通过足迹和粪便分辨出是什么野兽路过,哪种动物要打哪个位置才能一枪毙命等等。
老猎人,用自己的方式培养着长子,让他很早就明白了生活在荒原上的不容易,把起码的生活技能一点点的融入儿子的脑海里。谁能没有意外?特别是在这片荒 原上,自然界的风暴、野兽的眈眈下,如果自己某天倒下了,身为长子的公扎,不仅要自己活下去,还要上顾阿妈,下顾弟妹。
男人活着,是女人的一片天,也是孩子成长的大地。
错鄂草原牧人的冬季牧场在一片山洼里。休养一个夏天就是为了冬天牛羊没吃的时可以在此过冬。前两天突然闯进一群野驴,看守的牧人回来报告后,队里一致决定,每家出一个男人,去打点野驴回来,反正家家都快没肉吃了。
藏北草原上的牧人,自古就是以肉食为主。糌粑白面大米不过是酒后的小菜,偶尔尝尝鲜可以,如果一天三顿都吃那些东西,汉子们是没有力气驰骋荒原的。
这里的日子,是需要力量的;血管里涌动的不只是鲜血,还有豪气干云天的气势和战胜一切的博大胸怀。
到了狩猎点,早有人等在那里。几个年轻人见到伦珠,过来坐在他们身边,问今天的猎怎么打?留下哪些?
公扎的阿爸伦珠,是错鄂草原上最好的猎手,有“神枪手”之誉。男人们都服他,特别是年轻人,只要一说打猎,都愿意跟在他身边。
伦珠在藏语里是“天成”的意思。一个好的猎手,除了后天的经验可以通过无数的出猎获得,其先天的准确判断和对野兽的敏锐感觉真是与生俱来的。伦珠就是 这么一个先天与后天同时具备的猎手,无数次的准确判断和出手无误,成就了他赫赫的威名,无论是才成长起来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猎人,提起错鄂草原的伦 珠,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神枪手”!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