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节 谁是中国历史剧的最大导演下篇
-
所谓神道设教,就是假借上天、神或是其他超人间的方式来言语或是解释某些事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历史上,这种方法是极其盛行的。如陈胜、吴广起 义的时候,就在夜晚设了篝火,学狐狸的声音叫喊说:“大楚兴,陈胜王”;元朝末年,韩山童派人到处传唱一句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他见歌 谣流传很广,就秘密派白莲教教徒用石头凿了一个独眼人,背后刻上“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两行字,然后趁着夜色偷偷将独眼石人埋到将要开挖的黄 河河道中。这些都直接成为农民大起义的由头,其作用是巨大的。
赵匡胤似乎也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禁军军校苗训。苗训是殿前散员第一直散指挥使,《宋史》称他为“知星者”,“善天文占候之术”。 这样的人在当时本来就极容易发挥影响力,更何况有一定的军权!这时,苗训站了出来,《宋史》记载,他“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 这是什么?是表演!当时的情景也许是苗训大呼小叫地跑去找到赵匡胤的心腹幕僚楚昭辅,说我发现了一个奇迹,这样就引得许多好奇的人来观看。苗训指着天上 说:“天上居然有两个太阳,黑光摩荡已经很久了。”楚昭辅也看了一会儿天上,煞有介事地说:“嗯,是的。一日克一日,自古如此,这是天命。”楚昭辅是个 “文化人”,对于军人,“文化人”总是很神秘的。那时的军人显然缺少“科学精神”,“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他们的基本信条,何况改朝换代往往会给军 人带来抢掠的机会,也会给他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些许刺激。
应该说,序幕进行得十分顺利。如果不是这样,这点儿事情,正史、野史、笔记、杂谈就不会对此加以记载甚至津津乐道了。
由天命到人事,是发展的必然逻辑。大家将另一个“日”与赵匡胤联系起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如何将这件事说出来,仍然需要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对于军 人来讲也不难找到。《长编》(卷一)和司马光的《涑水纪闻》都记载说,当时就有一大群将领聚集在一起,唧唧喳喳地议论,后来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个意 见就是:“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令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能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多好的理由啊,可谓有情有理。情是人之常情 ——皇帝年幼无知,大权被“奸臣”把持着,我们出了死力,国君也不知道,岂不是白出力吗?这样的傻事谁干!理是正理——我们决不是不顾国家,而是“先安内 后攘外”,而且只有先安内,其后才能更好地攘外,否则国家是保不住的。
至此,兵变已正式开始。不过,这仅仅是开端。
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按照中国的传统,这时应该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出现,这个人物就是谋士——也就是军师,如果仅靠一群武夫,是成不了大事的, 甚至会把事情搞坏,只有文武相济,才能大功告成。果然,此时那个后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的人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赵普。赵普的及时出现,将兵变 纳入了正轨。
有的记载说,赵匡胤的心腹李处耘把将领们汹汹不安的情形告诉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然后二人又找到了赵普,正在商量的时候,众将一拥而入。
据史书对此事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赵普对此事的处理可谓是一个经典案例。
赵普首先对众将说:“策立新君,是天下最大的事。这样的大事,是要详细周密的安排的,你们这样随便,这样狂乱,怎么可以!”言外之意,如果策立不成, 大家都要有族诛的危险。众将听了,面面相觑,没想到兵变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这样,将士的气焰就被压制住了,只有压制住了将士的骄横之心,才能控制他们—— 这是弹压。
但如果压制得过分,使他们不敢兵变,那也不行,因此就需要激将。于是赵普说:“如今外敌入侵,我们应该先打败了入侵的外敌,回来再讨论这件事!”众将 最不爱听的就是这话。因为战场乃是生死之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活着回来,而不立新主,战胜的可能性很小,再说,如果真凯旋,到那时谁还愿意兵变?所以众人 坚决反对,并且说:“现在政出多门,我们无所适从,不如赶紧回到京城,让太尉(赵匡胤)做新君,然后大军慢慢地北上,破敌不难。如果太尉执意不肯做皇帝, 恐怕军队就不肯北上!”——这是激将。
此时,赵普已经控制了众将的心理,但还要用恫吓的方式给他们讲清利害,否则这些武人未必就听你的指挥。赵普说:“兴王易姓,虽然说是天命,也是由于人 心。二日相争,赵氏上应天命,但至于是否能得人心,就要看众将了。”众将感到奇怪,都愿意听从赵普的吩咐,赵普就接着说:“如今外敌入侵,节度使又各镇一 方,京城若是乱了,恐怕不只是外敌乘乱而入,各地的节度使也会转而反对我们,到那时,不要说富贵,恐怕我们这些人都死无葬身之地了!”众将没有意识到问题 居然如此严重,至此,都惟赵普之命是从了——这是恐吓。
赵普见众人已入自己彀中,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条件:“入京城后,一定要严厉约束全军士兵,决不能滥杀无辜,决不能抢掠。如果能够这样,虽然你们暂时不很痛快,但可以长保富贵。”至此,众将怎么还能不答应,怎么还能不听指挥——这是掌握。
赵普采取了弹压、激将、恫吓、掌握的逻辑顺序,将事态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中。
故事发展到这里,高潮即将出现,这就是所谓“黄袍加身”的一幕。
生活在北宋中叶司马光是位伟大的史学家,他在自己的笔记《涑水纪闻》的开端就记述了这一幕:
甲辰日的黎明,将士都披甲执兵仗,集合于陈桥驿的门外,欢呼聒噪之声一直传入驿中。这时太祖赵匡胤尚未起床,太宗赵光义是当时的值日官,赶紧入内告知 了赵匡胤,赵匡胤十分惊讶,急忙出来探看情况。诸将刀已出鞘,围在庭中说:“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太祖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有人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 一件黄袍,强行披在赵匡胤的身上,众人都跪拜在院子里,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赵匡胤执意抗拒,但众人不听,强行将他架到马上,簇拥着逼他南行回京。赵匡 胤自知不能扭转众将的心意了,就勒住马对将士说:“你们自贪富贵,强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给你们做天子。”众人都下马听命,赵匡胤说: “近世帝王初举兵入京城,都纵兵抢掠,叫做‘夯市’。如今,你们不能夯市,也不能侵犯国家的府库,事定之日当厚厚地赏赐你们;不然,就诛杀你们。这样可以 吗?”众人都说:“好。”于是赵匡胤整饬队伍,自仁和门入城,无所惊扰,官民平安。不到一天,帝业就成了。
赵匡胤多么无辜!多么无奈!多么仁慈啊!后来的史书,大致是按司马光的意思记载的。
结局可想而知。
赵匡胤严密封锁消息,仅仅派出了楚昭辅和郭延赟分别向自己的母亲和石守信报告,而选择的进城时间,则是众臣早朝的时候。这时,石守信早已轻易地打开了 城门,迎接赵匡胤大军进城。然后,早朝的大臣才得知消息。当时,如果未有诏令而擅自率兵进城,十有八九就是兵变,更何况正当主少国疑的敏感时期。宰相范质 听到消息后,无奈地抓住王溥的手,十分悔恨地连声说道:“仓猝遣将,吾辈之罪也!仓猝遣将,吾辈之罪也!”然后就束手无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谓的 “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说的大概就是这种人。
据说,唯一一个起来组织抵抗的将领就是负责京城守卫的韩通。韩通虽然忠诚,但有勇无谋,事先未作防备,急难之时,组织军士进攻石守信的殿前司公署,结 果被早有准备的石守信打败。其实,就是战胜了石守信又能怎样,反正赵匡胤的大军已经进城。韩通见事不济,急忙跑回自己的家中,结果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赶 上,连他的满门妻小一并杀死。
虽然武力反抗被镇压下去了,但文臣是否能归心,却是个大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长远的问题。赵匡胤在这个问题上可谓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雄才大略,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些都慢慢地显示出来。
当下的问题是取得大臣们的承认。赵匡胤采取的策略仍然是使用“苦情计”。他首先向范质、王溥等大臣哭诉,当然还是在陈桥兵变时的老一套,说什么深受世宗深恩,哪能辜负世宗啊,自己真是不愿意当皇帝,是属下将士所逼,他不知如何是好,并请宰相们给自己拿主意等等。
可别小看了这苦情计。赵匡胤这样做,不仅可以洗脱自己,更重要的是给了后周的大臣们一个大大的台阶。对于那些文人,如果使用强硬的手段,即便他们本来 想归附,也会碍于面子,变得嘴硬,有的甚至会反抗到底。而赵匡胤这样说,使得整个事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兵变篡位而为顺天应人,由一己之私而为社稷之 公。这就基本扫除了众臣归附的心理障碍。还有,赵匡胤这样做,大有礼贤下士的味道,而中国人是特别讲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所以,大臣的归 附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首先站出来的,是赵匡胤部下亲将罗延瑰。他横剑而出,大声高呼:“天命所归,我辈欲得明主。”然后高呼万岁。既然有人开了头,接下来的就很自然了。首 先是懦弱的宰相王溥跪拜,另一宰相范质也许有些迟疑,但还是随着王溥跪下了。两位宰相一跪,满朝文武自然也就跪下了。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开封城!
江山就这样易姓了。
但还有些尾声需要交代。
赵匡胤扫除了一切障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天子了。但是,这还不完美,他还不是形式上的皇帝,还缺乏形式上的合法性,这怎么办?这需要用禅让仪式来解决。
历来的“禅让”都必须经过“三逊”、“三辞”这一过程。所谓三逊,就是让位的帝王要多次谦逊地辞去皇位,理由当然是寡人德才不足以御天下,而应让位于 贤人之类;三辞就是多次辞谢,说自己德薄功微,做臣子犹然汗颜,哪里敢接受王位。经过充分的表演之后,篡位者最后坦然地登上皇帝宝座。但在舆论上,逼宫、 篡位就变成了效法古圣先贤的禅让,成了可以大家赞誉的美谈!
赵匡胤登基的“禅让”仪式是在崇元殿举行的,时近黄昏,暮色惨淡,百官群集,同时也百感交集。翰林学士陶谷奉上早已准备好的制书,小皇帝“三逊”,赵 匡胤“三辞”——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大概像今天京剧里的一些程式化的动作——赵匡胤终于接受了禅让诏书。然后,到厢房中换上皇帝的服饰,在宰相的搀扶 下,登上皇位,接受百官的朝贺。
赵匡胤终于从孤儿寡母的手里“接过”了皇权。因他曾出任过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改国号为“宋”。
这一年,赵匡胤三十四岁。
你看,整个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戏剧结构十分完整。这出江山易姓的历史活剧到底是自然发生的呢,还是有人精心策划、导演的呢?这出戏剧的名字是应该叫陈桥兵变呢,还是叫黄袍加身?历史自有公论。
然而,无论这出活剧叫什么,赵匡胤几乎兵不血刃地完成了政权的更替,并开创了一个延续三百多年的赵宋王朝,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但是,他辜负了柴荣对他的恩义,欺负了人家孤儿寡母,似乎又于德行有亏。其间的纠结,不知如何才能理得清楚。
所谓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历史又何尝不是一出大戏!
赵匡胤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导演还不敢说,但他肯定是一个最善于把握戏剧节奏的导演!而节奏,在历史和人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