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小人物的大谋略下篇
-
蒯彻见韩信已经动心,便告辞退出。
蒯彻走后,韩信想,我以前奉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从。自归汉后,汉王授我将军印,令我统兵数万,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现又封我为齐王,我若负德,必至不祥。且我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战功颇多,汉王又怎能负我?于是,决定谢绝蒯彻之言。
蒯彻本来意谓韩信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静候数日,却杳无音信,就又找到韩信,说道:“愿将军速作决断,时机难久,失不再来。”此时,韩信已下了决心,不背汉王,当即答道:“先生勿要再言,我功劳甚多,又以忠信待汉王,汉王必不负我!”蒯彻听后,知再说无益,转身退出。
蒯彻辞别韩信后,恐久居祸来,假作疯癫,离开汉营,不知去向。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九月,代相陈豨反,自立为代王。汉高祖刘邦决定领兵亲征。临行,将都中政事,内委吕后,外委萧何。刘邦走后不久,有人上 书吕后,说淮阴侯韩信暗通代相陈豨,欲乘夜间不备,兵围皇宫,破狱释囚,进袭太子。原来,韩信自被刘邦削王为侯后,心怀不满,渐生反意。汉高祖七年(公元 前200年),刘邦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代王,因年幼无法就国,就托付给了国相陈豨,临别时,韩信挽着陈豨的手仰天长叹道:“我与君相好有年,今有一言相 告,不知君愿闻否?”陈豨说:“愿将军直言。”韩信道:“君奉命前往代地。代地乃是精兵、强马聚集之处。您又是主上信臣,因地乘势,正是图谋大事之机。若 有人报君反,主上未必肯信,如报之再三,主上必领兵亲征。到时,我从都中起事,以应君,取天下也就不难了。”陈豨知韩信乃天下奇才,当即应允道:“谨受尊 教。”及陈起兵,刘邦亲征。韩信在都中称病不出,一面派人暗中与陈联系,一面与家臣密谋,准备夜袭宫室,擒太子、吕后,以应陈豨。
不料一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将其囚起,欲择日斩首。家臣之弟闻后,为救其兄,遂将韩信谋反之事上书报知了吕后。吕后闻听,十分惶恐,忙找来萧何,商量 对策。萧何献计道:“可遣一心腹,扮作军吏,令他出城,再回长安,就诈称陛下已消灭陈豨,令他先来报捷。如此,群臣不知有诈,定入朝祝贺。韩信前来则罢, 不来,我去将他诓来,然后乘机将他擒住。”吕后连称好计,二人当即分头行事。
果不出所料,消息传出后,众臣先后入贺,只那韩信,仍闭门不出。于是,萧何以探病为由,来到韩信住所,寒暄数语后萧何才道:“主上报捷使已到,众臣皆 贺,唯君不往,恐为不妥,不如随我一齐前往,以释众疑。”萧何为朝中长者,又贵为丞相,韩信不好推辞,只得随着萧何入宫。
韩信刚一迈进宫门,忽听一声大喝:“将韩信拿下!”话音未落,两边甲士已将韩信捆绑起来。韩信大叫道:“我犯何罪,为何擒我?”吕后怒道:“你串通陈 豨,阴谋为乱,现有你家臣的书信为证,看你如何狡辩?”韩信心知事已败露,也不再多言。吕后当即下令,将韩信押往宫侧钟室斩首。临刑,韩信仰天长叹:“我 不用蒯彻之言,反为女子所诈,这岂非天命?”
刘邦平叛回来以后,知道韩信已经被诛杀,也就承认了既成事实。他听说韩信临死之前提到了蒯彻,便派专人调查,要将其杀掉。
蒯通的智谋也可谓“流泽深远”了。数百年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侯景之乱”。当时,名士虞寄正在梁朝廷内做官,当京城被侯景攻陷 后,虞寄便逃回家乡。后来,他的朋友张彪往临川,强请虞寄与之同行,不料中途发生变故,虞寄被劫持到晋安郡(治今福建福州)。其时,占据福建地区的是豪强 陈宝应,陈宝应听说虞寄有才,便将他留在自己手下。陈霸先起兵,虞寄劝陈宝应响应,陈宝应从之,后来,朝廷要召虞寄为和戎将军、中书侍郎,陈宝应爱虞寄之 才,便以道路险阻为由,留住他不放。
陈宝应是地方上的豪强,其家为闽中四姓之一,势力十分强大。他的父亲陈羽很有才干,为郡中雄豪。萧梁之时,晋安郡数次发生叛乱,陈羽先为叛乱的煸动与 参与者,后又为官军向导,帮助镇压叛乱,因此掌握了一郡的兵权。梁末陈初,地方豪强势力崛起,朝廷对他们控制不住。陈羽自觉年事已高,便将郡守之位传给儿 子陈宝应。
陈宝应大权在握,渐渐地生出了反叛之意。对此,虞寄已经有所察觉,他利用一切机会向陈宝应暗示叛逆必亡的道理,但都被陈宝应当做耳旁风。有一次,陈宝 应让左右之人为他念《汉书》,他自己斜卧在床上闭目聆听。正好念到《蒯通传》中的蒯彻劝韩信造反一节,只听人念道:“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乃 先微感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
陈宝应听到这里,猛地坐起来,连声称赞说:“蒯彻真是智士。”
虞寄听了他的话,知道陈宝应的心思,便严肃地说:“蒯彻在韩信身边,一番话使郦食其丧生,又一番话使韩信骄狂,使得二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算得上什么 智谋之士!”陈宝应虽口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高兴。虞寄察言观色,知道陈宝应反意已定,自己劝也无用,为避免祸及于己,便辞别陈宝应在东山寺中隐居。陈宝 应多次派人前来请他,他都推说脚有病,不能走。陈宝应认为虞寄佯装,便派人在他的屋外放了一把火,告诉下人说,只要虞寄躲避,便说明他能走,立即将他带 来。放火以后,眼看着燃着了虞寄的卧室,亲近之人都劝虞寄避一避,虞寄说:“生死由命,我能逃到何处?”仍坚卧不动。放火的人见虞寄没有动静,只得将火扑 灭,返回去复命。陈宝应这才认为虞寄真的有脚病,没有什么用处,并不再强求他了。
后来,陈宝应果然举兵造反,被朝廷军队打败。那些与陈宝应有关系的人全都受到株连,只有虞寄免于祸难。
蒯彻生逢乱世,正当群雄逐鹿之时,可谓得时矣,观蒯彻之谋,可谓大矣,其智应在韩信之上,只是不得其人而已。不得其人,并不是蒯彻的智计不及,实在是不逢其人。至于不逢其人,则非人力可为了。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