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节 师德底线:拷问一个民族的未来之师道尊严丢不起
-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曾横空出世震出来了一个“范跑跑”,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乃至人性道德的大讨论。当地震来临时,一个姓范的中学老师丢下他的学生只顾自己逃命,事后他面对媒体记者、面对数亿电视观众,还振振有词地辩论说:“我不管学生自己先跑,这是人的本能的求生反应,何错之有?”有人评论说:“他也许没有错,是动物都有求生本能,只是作为人,还有道德;作为教师,还有师德。遗憾的是这两者他都没有。”
当然,“范跑跑”不能代表整个教师队伍,事实上,在大地震中,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教师曾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们也应看到,“范跑跑”的问世,也绝非偶然。在当今社会道德价值观普遍混乱的情况下,教育领域也的确存在一种孕育“范跑跑”的土壤。诚如上文所述,恐怕仅仅能教数理化、念“ABC”而不知师道尊严为何物的“张跑跑、李跑跑”还大有人在。
我们还记得前几年有某网站评选过一个“十大荒唐禁令”,其中某地教育机构出台的禁令是这样的:“中小学教师严禁奸污猥亵女生。”这个禁令出台时,曾一度引起舆论哗然。应该说,针对目前一些中小学校少数教师的师德现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该禁令的出台,也使当今社会师道尊严的失落跃然纸上……
当今社会师道尊严的失落,从表面现象看,是以上这些师德缺失的少数从教者自己丢掉的,就如上文所说的那个“范跑跑”以及那些“荒唐禁令”背后的始作俑者,还有那些“砖家教授”等。但实际上,正如上文中所述,我们这个社会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开始批判孔圣人们所致力于倡导的师道尊严了,再到“文革”中一度把从教者归入“九流”之列。经过一轮对“臭老九”的猛烈批判,师道尊严到我们这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还剩多少就可想而知了。以致今天的从教者类似于“范跑跑”之流不知师道尊严为何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的社会发展与师德现状无疑已表明:“师道尊严”,我们丢不起!
当师道尊严被丢掉以后,从教者对自身师德的道德标准的认知度无疑也就与平常人无异。这么一个从教者,又如何能担当社会道德教化之重任?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准整体滑坡、社会道德底线频频失守的社会现状下,一些教师走向师德缺失,诸如论文造假、剽窃抄袭、文凭买卖、学术行贿等在当前教育领域已远非个别现象,而极少数教师甚至走到了师道尊严的反面,连基本的道德底线也守不住。
我们知道,近几年来,高考舞弊现象已是一个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但令人震惊的是,在2009年查处的吉林高考舞弊案中,竟然有教师倒卖作弊器材并考前集中指导学生使用。对此,有一位曾多次担任高考监考巡视员的老师指出:客观地说,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作弊成风”,但是,少数地方出现的这些考场乱象,特别是承担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也参与其中,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而近年来频频曝光的某副教授聚众淫乱、某名校教授包二奶闹上法庭之类的案件则无疑已使我们对这些高级知识分子能教化世风的传统期望值跌至历史最低,也暴露出当前在这一类高级知识分子身上,所谓师道已尊严扫地。
有人说,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一个贵州威宁教师组织学生卖淫案,何奇之有?出现一个贵州习水教师嫖学生案,又何奇之有?2007年,贵州威宁县曾一度曝出某中学一对教师夫妇组织22名中小学生卖淫案,震惊中央,公安部直接介入破案,通缉潜逃教师,罪犯受到严惩。至2009年,贵州习水又曝出中小学生被逼卖淫案,在公安部门的严查下,参与嫖娼的当地教师进入公众视野。
在今天,这些事情似乎已并不稀奇,但问题是,如果为人师表者连起码的“师道尊严”都没有,家长又如何能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给他们?国家又如何能放心地把未来托付给他们?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