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7节 第七章

鱼说,听声音的旅游生意 

科技可以让旅行更简单,更具人文情怀。成都的创业公司—鱼说,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构建这样一种旅行场景:让旅行者告别传统的人工导游服务,每到达一个景点,只需掏出手机,打开鱼说App,隐藏在风景背后的故事便会在耳边娓娓道来。

鱼说,是一款基于LBS技术的语音旅游导览应用,其创始人兼CEO岳鹏这样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鱼说的语音故事有别于以往千篇一律的景点介绍,最有价值的是内容的自由度和深度,还有出乎意料的情感因素和陪伴感。以成都市武侯祠旅游景点为例,在141条解说中,从历史典故到艺术欣赏、从美食推荐到童年趣事,鱼说对其无所不包,旅行者可以在且听且行中感受武侯祠的文化魅力。

最初,鱼说的目标是想为旅行中的文艺青年提供一种可行的创作方式,当他们停留在每个有故事的地方时,把这里的故事挖掘出来分享给旅途中的人,让更多游客感觉到这个地方不仅有美妙的风景,更有迷人的文化和动人故事。

听起来,这多少有点浪漫情怀,但鱼说并非完全定义为文艺青年自娱自乐、与商业不搭边的UGC社区。实际上,鱼说的内容生成源源不断,且具备可持续性,而且有相应的商业激励机制。为此,鱼说的团队仿效苹果App Store和淘宝模式,将鱼说的模式设计为“利用内容变现的互联网平台”。

全民创作

完整的鱼说,由两部分构成—PC端的发布者平台和手机端的鱼说APP。发布者在鱼说的PC端上提交内容(文字剧本+图片+语音),消费者通过鱼说APP,以时长购买景点语音解说。按鱼说目前的规定,一分钟价格是3毛钱,收益中的70%属创作者,30%属鱼说,创作者收益满20元就可提现。

这套生产交易机制同样可以复制到境外的景点,有很多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也参与到鱼说的景点解说音频的创作。

不过,在鱼说的平台生态系统真正建立之前,用户购买力并不充分,对于创作者来说,生产成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填平。所以现阶段,鱼说通过生产补贴(每个音频解说由鱼说补贴20元)来保证创作者的积极性。随着用户数量和购买力的逐步提升,鱼说将逐步减少、最终取消生产补贴。

岳鹏说:“现在每月提成都几万块,不过每个月都能挣上万元的,不是个人,而是工作室。”岳鹏发现,有些发布者是以团队的形式工作,图片、脚本和录音各有专人负责,甚至这些团队会把自己探明的故事点再发包出去。这样一来,每周可以做到300~500个语音上传,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创作团队的壮大。我们正在各地高校建立生产队,高校是一个针对创作者比较好的推广渠道,学生本来就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通过‘我为家乡代言’等活动来推进他们加入鱼说的创造联盟。”岳鹏称,目前鱼说的语音解说上架量为5.3万条,境内境外有近千个创作者,一个月创作量为10000条左右,但是通过审核上架的每月只有2000~3000条,通过率比较低。“这是因为我们的审核标准提高了。未来标准还会提高。半年后我们每个月的通过量力争达到20000以上,一年内达到5万条/月。”岳鹏表示,鱼说的目标是建立10000人的全球创作者联盟,让他们来参与全球故事的挖掘与结构化创作。

在百度贴吧上,鱼说的创作者已自发形成一个网上社区,创作者相互交流制作解说音频的心得。这说明,鱼说的第一批种子创作者已形成一个比较活跃的群体。

线下变现

尽管,鱼说的“全民创作”生产模式规模很宏大,但作为一款内容APP,回避不了的问题是—商业变现模式可行吗?用户会对一个地方的故事付费购买吗?要知道,很多旅游社区,用户数可以达到几千万,内容也很优质,但仍然为有流量、没收入的困境而苦恼。

这似乎是个魔咒—互联网用户不会为了数字内容买单。怎么打破这个魔咒?

岳鹏报出一个据他称是没有水分的付费用户数据:线上直接付费用户占总用户数的3%。3%并不是一个漂亮的数字,但岳鹏表示,他并不在乎线上的直接收入,对鱼说而言,比线上销售空间更大的变现途径,是线下延伸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

“单纯的数字内容是很难直接让人买单的,它必须附在一个有趣的媒介上,才能更好地卖出去。所以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线下的创意产品,比如手绘地图、明信片、手工艺品。”据岳鹏介绍,鱼说的产品基本是围绕景区、旅游城市为主题来开发,“如景区手绘地图,地图上每个景点都有一个二维码,用鱼说APP或微信扫一下二维码,就能听到这个景点的故事,就像随身带着一个有声的故事包。”

这些实物商品既通过旅游城市的纪念品商店销售,也通过景区里面的个体摊点销售。“我们跟景区一般的纪念品最大区别是我们可以听故事,不仅可以在现场听,还可以带回去给朋友和小孩听。”岳鹏说,单凭这个卖点,就非常刺激游客的购买欲。

这盘生意有多大呢?据岳鹏介绍,2014年峨眉山和九寨沟的销售额是5万份产品。假如做到100个5A级景区,按每个5A级景区年均人流量200万人计算,假设鱼说的导游地图能卖给1%的游客就是200万人,加上明信片等其他产品,合起来能有300万套,按20~30元一套,那就是5000~6000万元的销售额。

岳鹏的商业抱负并不止于此。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他创办过三家公司,获得过五次风险投资,不希望将鱼说做成一个小打小闹的O2O项目。他相信旅游是文化的最好价值载体,鱼说积累的文化内容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他透露出鱼说团队的商业野心:通过鱼说内容的文化特性,来连接所有需要故事的人和机构。所谓的文化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请名人重新录制配音。利用明星、文化名人和专家来卖故事。鱼说计划做一套“张靓颖带你游成都”的内容,和易中天、阎崇年等文化名人也正在沟通中,让易中天讲三国遗迹,让阎崇年讲故宫。“对大众来说,这种号召力无疑是巨大的。”再如以佛教为主题峨眉山的景点讲解制作,配音者正是峨眉山的一位大师,这种专家模式的可行性会更高。

为政府或景区搭建虚拟文化基站。为行政辖区内具有文化属性的地点、景区的景点铺设iBeacon设备,iBeacon内存有相应的故事音频,当游客进入到感应区范围内,为到这里参观的人们提供解说服务。然后以文化工程的形式,卖给政府或景区运营方。岳鹏把这个称为“虚拟文化基站”,他认为,正是兼具了旅游和文化双重特性,使鱼说成为政府最适合不过的合作对象。

为互联网地图商供应内容。鱼说正在与一家互联网地图运营商谈合作,为它供应内容。“比如你驾车时用地图APP导航,基于LBS技术,距离你所在位置三公里内的故事都能讲给你听。”岳鹏希望,将来用户打开任何一个地图APP,都能随时听到鱼说的故事。

内容为王

当众多内容网站和APP还在纠结“导流量、拉广告”的模式可不可持续的时候,鱼说则另辟蹊径,用一种十分接地气的方式对音频故事进行了立体化的商业开发。但是,将内容明码标价,就必须保证内容的品质上乘,岳鹏承认,鱼说整个模式的核心就是内容建设。

鱼说上各故事点的音频制作,依赖的是分布在各地的创作者,如何保证这些人不为了生产补贴而粗制滥造,拿百度的内容依葫芦画瓢,是对鱼说内容生产模式的挑战。

岳鹏表示,对创作者上传的音频,鱼说有一个结构化的审核标准,在信息量以及知识的准确度上,有绝对的硬性指标,而且,在用户端也有相应的评价及举报机制来纠错。但这些毕竟是事后审核和监督,所花费人力成本也太高,即使能保证知识上无误,趣味性也很难兼顾,因此,在内容的生产组织上,鱼说正在进行更多探索。

岳鹏说:“通过为地方建‘虚拟文化基站’,能很容易地与当地的旅游、地方志的官方机构对接,借助他们的力量对当地的故事进行发掘。这些故事内容的丰富性和稀缺性都保证了这些故事是相当优质的,之前,很多都不为人知晓,如果一个地方的某个故事第一次出现在你眼前,你就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他认为,这种跟官方机构合作开发内容的模式同样可以复制到境外。“我们已经和几个欧洲国家驻中国的领事馆在谈合作,他们愿意协助鱼说把他们国家的故事介绍给中国的游客,比如法国,他们不希望看到80%的中国游客只知道埃菲尔铁塔。”具体的合作形式是通过领事馆文化参赞的协助,联系当地熟悉景点故事的人,提供外文的脚本资料,找人翻译,录制音频。

鱼说的商业实践为其他互联网内容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互联网用户虽然固执地认为数字内容应该免费,但他们很乐意消费从内容衍生出来的实物商品。例如,网民不会付费订阅名人的网络博客,却愿意购买将博客内容集结成册的图书。再如穷游网,最近两年这家出境游旅行社区的文化衫、旅行用品等受到了用户们的热烈追捧。其实,与鱼说售卖工艺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核心逻辑是,怎么将内容与实物商品产生有机的联系,考验的是一家公司的创意能力和落地能力。但归根到底,鱼说的模式要实现规模化拓展,优质的内容始终是决定用户买单能力的核心要素。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