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知识太多又杂乱?理清梳顺就好啦
-
复习到一定阶段,我的大脑好像饱和了,任何新的知识点都很难再吸收,无论看了多少遍,做题的时候总是两眼抓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望着眼前厚厚的一摞书,我心里有点绝望,到底怎么做才能给这么多书的内容消化掉啊?老师总说,努力努力再努力,你就会看到回报。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各种练习册、教科书、知识点重点难点里泡着,就像一头扎进海里的鱼,无论怎么使劲游也游不到终点。每次考试前,我总有太多的书没有背,总有太多的知识没有看,我不知道哪些是我会的,哪些是我不会的,越迷茫就越慌张,越慌张就越考不好。我一直苦于琢磨方法,来改变这样的状况,比如增加学习的时间,做更多的练习题,多翻看书本,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
在所有的科目中,我的政治一向不错,课后只需要很短时间复习,知识都印在脑海中了。一次政治课上,我如往常一样,应老师的要求去画架构图,按照目录的顺序,一个世界观对应一个方法论,把一个一个考点都罗列在纸上,想不起来的再翻看课文补充上,这样一章节的内容一目了然,不会有遗漏,也不会乱,掌握的和没掌握的我都做到心中有数。我突然想,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学科都画架构图呢?
有了政治课的启发,我开始尝试给其他科目画架构图。画架构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总结、梳理知识点的复习过程。我会一边看目录,一边努力回想这节课的知识点。我会掏出一张纸,先简单的写上课本的纲目,再从某一个章节分出子目录,一直分下去,直到某一个定义、某一个定理,甚至某一个单位、某一道与之有关的习题。想不起来的就是我没有掌握的内容,做好标记下次重点复习。每节课的知识点很杂乱,我就试图找出他们内在的关系,然后画成架构图,这样,一章节的内容最后就变成了一张纸。慢慢的,几十本教科书的内容被我压缩成了几十页的纸,把“书”变“薄”,看起来就不再费劲了。
我尝到了总结的甜头,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复习的时候我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的总结我一定会认真做笔记,然后研究老师总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对于理科,我针对不同类型的习题,总结了几类考试中常考的和老师屡次强调的重点题型,例如数学中的“由递推式求通项公式”、“椭圆中的角的问题”、“复数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等等。把这类问题常用的知识点、公式、类型和解法整理到一起,再附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帮助加深理解。对于文科,总结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我列了一系列的专题,例如政治哲学专题、经济学专题、时政专题;历史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史,用时间轴把各个朝代穿起来。这样,原来零散的知识点都变成了一家人,不但全面,还方便记忆,真是一举两得。
总结和梳理知识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一步一步来,今天新学习了一点知识,就补充到昨天整理好的架构中。不要把总结当成任务,总结和梳理本身也是查缺补漏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你会看到自己收获了哪些知识,也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你会从书本的海洋里浮出水面,找到前进的方向。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