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百炼成钢并没有捷径可走
-
从最初的“稀里糊涂”做平台,到如今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成熟的商业逻辑,周楷程终于百炼成钢。从开始创业那天开始,他就从没想过要回头,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生。一路披荆斩棘,创业的原动力十分重要,所谓原动力,就是一个人愿不愿意全力以赴,卖掉所有家当去实现一个梦想。
每个人在开始创业之前,必须想想当初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意义在哪儿?想要改变什么?周楷程曾听身边的人谈起,有的人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这样的动机,在他看来十分可笑。创业等于去做一个导演,当一个人连演员都没做明白的时候,就想直接做导演,这个事情是不现实的。所有的创业只有上市或是被收购才算得上是完满的成功,而能做到这一步只有1%的概率,自己所面临的局面再严峻不过。但是,他愿意一路去尝试。走不通的时候,就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该换个方向。
作为一位成功的创业者,周楷程身上有着明显的特质——内心强大的格局和极强的学习力。
财富释放,是周楷程一直在践行的事。他始终坚信,一个优秀的CEO一定是能够进行财富分享的,如果把股票份额看得太重,牢牢拽在自己的手里,十分吝啬和投资人分享,是绝对无法将公司做强做大的。就像马云,虽一手创立了阿里,但他手里也只有6%的股份。
手机不离手、电话不间断的周楷程最喜欢的时间,是坐上飞机的那一两个小时。在那段时间里,他可以不受任何的干扰,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学习里。在最短的时间里,高效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挤时间学习”是周楷程每天都在坚持的事情。不常参加社交活动,并不是因为他在刻意保持低调,只是他对“有效社交”有着严苛的要求。他始终坚信,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去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去“讲”,把自己沉淀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别人,能对听的人起到帮助作用;另外一个是去“听”,带着目的去听别人如何讲,汲取尽可能多的知识。除了这两者之外,其他的交流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周楷程“吝啬”自己的时间,并不愿浪费有限的时间。快节奏的生活里,每天都有新的思潮涌现,作为一家企业的CEO,是“掌舵”的人,如果不通过学习来快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就跟不上运转。这个时代,笑到最后的,大概就是那些学习能力超强,对自己又相当自律的人吧。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