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节 团队融合是创业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
在创业过程中,团队管理是创业者绕不开的话题。在创业团队还是几十个人的时候,创业者的管理方法是次要的,因为这个时候沟通较为简单,管理者更多的是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大家,跟大家一起去奋斗,不需要太多的管理方法和机制。当团队人数增多的时候,统一的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阿里出身的赖杰,在创业团队里聚集了一大批同样有着阿里背景的人。创业初期,因为公司里大都是阿里的“战友”,所以沟通的矛盾没有特别突出。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树熊所涉及的业务不仅仅停留在互联网层面,还会深入涉及通信、硬件等领域,这时候团队结构变得多样,公司的矛盾也就凸显出来。不少人时常拿出阿里的经验:“我们以前在阿里就是这样做的。”对于阿里的老员工来说觉得这很正常,但是其他的员工就觉得不服气。树熊还有不少员工之前在国企、华为工作过,大家之前的价值观理念有很多差异,如果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公司另外一群人格格不入,那团队就很难融合和协作。
创业公司团队必须经历一个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大家的思想没有达成一致,就不会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公司自己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个不被认同的价值观,即使强行灌输下去也是没用的。比如把阿里成功的价值观搬过来,在树熊就不一定成功。所有企业的成长都是从零开始的,人不一样,业务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每个企业就需要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核心价值观来作为业务和管理的“黏合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赖杰在团队管理上找到了自己的“门道”。2013年,树熊团队里做了一个名为PDP的性格测试。PDP依据个性特质的不同,将人分为5大族群:老虎型、孔雀型、考拉型、猫头鹰型及综合各种特质的变色龙型。当时测试的结果很多样性。但是2015年公司再次测试的时候,团队里很多员工的测试结果都变成了老虎。在经历两年的创业过程之后,大家的属性都变了。这样的结果让赖杰很感慨,因为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整个团队融合的效果。
树熊融合团队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找大家的共同点——创业者一起创业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来树熊。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参与一个伟大公司的创建,改变自己的人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树熊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照搬别人的价值观,而是把我们共同的信念融合成自己的精神气质。
独立自主是树熊的精神气质之一。赖杰希望每个人都有更多自己的发挥和创造的空间,自己为自己负责。这也是赖杰自己的人生理念。创业企业像一个小婴儿,创业者就是父母亲,婴儿思想性格就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作为领导者,赖杰觉得首先自己要做到真诚,所有的东西才会变得简单,在团队中,“要么不说话,要么说真话”是他一向奉行的原则。在经历产品和项目失败,或者公司遇到困难和危机时,赖杰都会坦诚告诉大家,绝对不会隐瞒和回避,并且让大家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团队共同经历困难,又共同去克服困难,彼此坦诚相待,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出一套从心底认同的价值观,团队的融合自然而然就会完成。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