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坚持融资“潜规则”
-
互联网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不管马云如何能耐大,他都要面对找资金、拉投资这个问题。到了1999 年7 月,钱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难题。因为那个时候,马云已经到了要向别人借钱来发团队员工工资的窘迫境地了。
就在马云为钱发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在1999 年下半年出版的新一期《商业周刊》上,赫然出现这样的文字:在阿里巴巴的(英文)网站上,人们可以发布买卖AK-47 步枪的信息……这个消息出来以后,愣是把马云吓了一大跳!
早期的信息审核全部是通过人工进行的,员工们不会让任何一条看起来有些虚假的信息发布到网上,像这样明显违法的买卖信息不可能不映入他们的眼帘。为了还阿里巴巴一个清白,马云甚至命令同事们连夜加班全力搜寻“AK-47”,到最后也没能找到那条信息,但阿里巴巴却因为这个负面消息吸引来了很多国内外的投资者。
面对纷至沓来的投资者,马云可没有被冲昏头脑。一天,马云在公司接了个电话,就带着主管财务的彭蕾出去了。走出房间,马云才认真地告诉她:“上海来了几个投资人,想投资咱们公司,我们去和他们谈谈。”
马云所说的投资人,是来自香港的汇亚基金公司上海分支机构的人,马云刚接的电话就是他们打的。这样的电话,马云最近已经接到了不少。在此之前,经常会有些颇具“资本家”气质的投资人来公司参观、考察,每当他们离开之后,马云就会把大家叫到一个小屋里,介绍谈判的情况,然后郑重地让大家来选择投资人。
当时,对方过来的一共有三个人,住在杭州的世贸饭店。马云这次并没有惊动大家,只是带着彭蕾,去世贸饭店拜访他们。
在投资人住的房间里,彭蕾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马云坐在一张床上,投资人坐在写字桌前的椅子上。几个人就这样对投资进行了谈判。投资人出了一个价,他们说投资的金额是有权限限定的,他们提出了要占阿里巴巴股份的一个数额,让马云考虑考虑。还说如果马云同意,这笔钱可以马上打到阿里巴巴的账户上。
这听起来似乎很有诱惑力,但马云并没有急于下决定,他再次对投资人阐释了阿里巴巴的价值。他认为阿里巴巴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很有价值的网站,投资者给的钱占不到那个股份的比例。双方各执一词,谈判陷入僵局。
虽然当时马云已经发不出工资,公司随时都有可能陷入破产的危机,但面对这唾手可得的投资,马云还是拒绝了。他婉转地对投资人说自己需要时间考虑一下,然后就带着彭蕾离开了。在路上,马云询问了彭蕾的意见。彭蕾虽然知道马云是一个很有主意、思路很清晰的老板,她也知道马云并不满意这一次投资者给出的建议,但她很清楚当时的阿里巴巴账上已经没有钱了,她对马云说:“马云,公司账上没有钱了。”
听了这话以后,马云不吭声,又往前走了一段,突然停了下来,对彭蕾说:“好了,我们赶紧回去吧,人家还在等我们答复。”
回到了饭店的房间里,马云认真地跟对方说:“我们认为阿里巴巴的总价值不止那么多,你们的看法与我们差距太大,我不能接受你们的条件。”
马云说这句话的时候,彭蕾当时感到有些心里发虚:“这么好的投资商不要,下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碰见。”
就这样,短短数十分钟而已,马云枪毙了一家很有吸引力的投资商。
然后,彭蕾随马云离开投资商下了楼。在电梯间里,遇到对方的一个人,那人特别遗憾地对他们说:“你们错过了一个机会。”
如果一个企业在资金上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肯定有相当多曾经胸怀大志的企业家会“人穷志短”,甚至“有奶就是娘”。这个时候,如果有投资者主动送钱来,肯定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然而,即使在捉襟见肘的时候,马云也并不是有钱就要,而是精挑细选。这说明马云的一条融资“潜规则”:不因缺钱而接受投资。按照这样的规则,马云一共拒绝过38 家投资商。后来,回忆起这段光荣经历时,马云得意扬扬地说:当时互联网很热,很多人都想要钱。我们对投资人说:“我们不要钱。”
这是我们融资史上最牛气的一个礼拜,一直在跟基金经理们说“NO”。
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当然也可以换投资者,这个世界上投资者多得很。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给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一个声音,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企业家走的,企业家不能跟着投资者走。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